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6年高考状元调查:逾6成来自“超级中学”

2016-07-24 14:58 来源:澎湃 0

­  “怪孩子就是在怪自己”

­  除去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父母们给孩子营造的学习氛围、教育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  “孩子一出生就是和我平等的人,我不认为我可以规定他的一切,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没有权力限制他,必须听他自己的。” 北京市理科状元周展平的母亲说,从没有在分数上对孩子做出严格要求,“所有事情都尽到努力就行”。

­  谈到教育方式,她介绍,小学时,周末会带孩子去博物馆,把全北京的博物馆都逛了一遍。“长大了孩子就更多地在家看书、运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一家三口谁有问题就讨论,平时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

­  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被他们口中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因而心生自卑。对于这类现象,周展平的妈妈表示,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可比的,如果喜欢比较还不如领养别人的孩子。而且自己的孩子的基因都是父母遗传的,你怪孩子就是在怪自己,有点滑稽。

­  甘肃省理科状元胡明源的父母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父母常让他在学习方面自己做一些决定。“平时爸爸妈妈在学习上基本对我没有什么管束,主要是我自己在学。他们也没有干涉过我对自己的规划,像选择准备竞赛和专业的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  据《西部商报》报道,胡明源的父亲胡苏刚认为,养成孩子的好习惯非常重要,“以前流行CS、跑跑卡丁车等网络游戏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拒绝孩子去玩,而是和孩子商定每周可以玩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多一分钟都不会延续。这样下来,孩子对于时间的把握变得非常精确,这对做题时规划时间有很大的帮助。”

­  负面情绪调查。

­  遇到学习瓶颈时倾向于用哪些办法解决。

­  完成作业方式倾向。

­  澎湃新闻调查显示,88.89%的高考状元表示自己完成作业的方式是“独立完成,有不懂的自己查阅相关知识点”。遇到学习瓶颈时,94.44%的状元选择“自己分析薄弱所在”。面对高三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86.11%的状元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由此可见状元们的独立自主性颇高。“基本上是‘放养’。”黑龙江省文科状元曲铁男很坦率说道,“我不惹是生非,学习成绩还不错,他们也没什么管的必要。我做事比较有分寸,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吧。”

­  的确,宽松的教育氛围能减少带给孩子们无谓的学习压力,提供一种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但来自孩子本身的努力和自律更是必不可少的。雯雯觉得,虽然爸爸没有要求过她要考进多少名,但是总觉得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不希望让爸爸妈妈失望。“爸爸是一个比较严厉的人,小时候自己总感觉考不好的话,爸爸会不高兴,就是一种自己的感觉。所以为了让家里人高兴,会努力地学习,慢慢地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西安一大巴撞到桥底致4人受伤 消防紧急施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