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粽子黑作坊藏大棚日销五六千 选购粽子需注意4点!

2016-06-07 08:21 来源:央广网 0

蒸熟的粽子泡在水泥池里

  大棚的尽头并排放置着四个蜂窝煤炉子,上面的大锅里正蒸着粽子。大棚里有六只金属大桶和两个用水泥砌的池子,池子里灌满了水,所有蒸熟的粽子都会在这里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流程——冷却。每个池子里都泡着几十包已经蒸好的粽子,水看着非常浑浊不清。

  “您这粽子挺香,但苍蝇看着还是挺硌硬的。”听到记者夸赞自己包的粽子香,一位岁数较大的工人告诉记者,“没事,就这两天天气变热了才开始有苍蝇,而且因为这些馅儿是甜的,苍蝇喜欢。不过我们包好了都要上锅蒸仨小时,等于高温消毒了,肯定没问题。”

  记者花一块钱买了一只粽子,边吃边问,“一天不少包吧,您这粽子都卖到哪?就在这附近卖吗?”一位工人回答说,“一个人一天少说也得包上千只。往哪卖由老板负责,一般都卖到市里面,根本不愁卖。我们就负责包。”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红衣男子一直很警觉地盯着记者的一举一动。

黑粽子卖到小超市便利店

  这些粽子究竟会销往何处?记者在随后的暗访中发现,这样没有商标、生产厂家、主打“自家制作”的粽子在早市和便民小超市里随处可见,一般每只在八九毛到一块钱之间。

  “我们家的粽子味道可好了,很多回头客,来一袋呗,五块钱六个。”昨天下午,在月坛附近的一处街边,一位销售粽子的游商向路人推销说,“和超市里卖的一样,都是家里人自己包的。”当有打算购买的市民说没有看到粽子上的商标,询问是不是三无产品时,商贩撇了撇嘴,“反正卖了这些天,也没见谁吃了拉了肚子。”

  正说着,接到市民举报的西城城管赶到现场,对游商的三轮车进行了查扣,并将商贩带回到队里接受调查。商贩承认,她的粽子是从一个位于西南四环的“大棚”里拉出来卖的,“主要给一些小超市和小便利店送货,剩下一些我才顺道儿在街边卖。这粽子真的吃起来没啥问题。”

  今天上午,西城城管在官园附近的早市执法时,又发现了一名推着平板三轮售卖粽子的小贩,并将其带回队里调查。小贩也说,这些粽子是从西南四环的一个大棚拉来的,“我每次拉一车也就千八百个粽子,每个成本五毛钱,一般我卖一块钱一个或者五块钱六个。他们那包的粽子销路不用愁,基本早上四点多就有三轮车去拉货了。”

  通过对这名游商的问询,基本可以确定她的粽子就是来自建新路的那家大棚黑粽子加工点。而根据她提供的数字,这家窝点每天加工制售的粽子数量达到五六千个。

  针对端午节前无照商贩尤其是售卖粽子的游商增多的情况,我们已经加大了上街的查处力度”,西城城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还会联合相关部门一起对发现的线索进行调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离婚路上丈夫救人 一场“摩摔”事故挽回一段婚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