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广泛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

平潭网 福建禁毒信息网   2018-06-27 09:13

  6月26日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在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平潭综合实验区禁毒办联合区禁毒委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广泛开展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民警走进校园、各乡镇以实际事例、经验向民众讲解毒品危害,呼吁大家参与到全民禁毒斗争中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宣传走进乡镇、社区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市民参观禁毒展板,结合展板内容,向民众详细介绍常见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危害,并强调要梳理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同时,工作人员还向市民分发禁毒宣传手册。

禁毒宣传展板

  区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陈飞说:“让平潭老百姓认识到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这是我们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不论对个人、家庭,或者是社会,大家都应该认识到毒品的破坏力是惊人的,我们绝不可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埋下罪恶的隐患。接下来,禁毒的宣传活动还将走进村居、单位、学校、企业等,让更多的人懂得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诱惑。”

市民积极询问毒品相关知识

  此外,区禁毒办组织禁毒大队民警还前往潭城、流水、澳前、岚城等乡镇开展进农村禁毒知识专题讲座,民警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真实事例详细讲解平潭毒情形势、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帮扶染毒的亲人等,并呼吁大家参与到全民禁毒斗争中来,为实现“无毒平潭”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中展示常见的毒品种类

  禁毒宣传走进校园

  6月5日至6月20日,区禁毒办组织禁毒宣讲员到平潭各中小学开展禁毒专题讲座,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什么是毒品、常见毒品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青少年如何预防毒品。

禁毒宣传走进校园

  课后,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参观禁毒宣传展板,进一步了解学习禁毒基本常识,全面提高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增强学生抵御毒品的能力。

  知识积累多一点

  什么是毒品?

  《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这一定义,凡是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均属于毒品;凡不在国家管制之列的药品、自然物品等等,均不属于毒品,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拒绝毒品

  积极掌握毒品知

  积极掌握毒品知识,决不因为好奇以身试毒!青少年有极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千万不可放任这种好奇,在毒品问题上,你正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因此我们应该增强自制力,控制好奇心,积极掌握毒品的有关知识。

  不要轻信他人

  经常向你吹嘘毒品的好处,以毒品可以治病、毒品可能减肥等谎言诱骗你,使你丧失警惕,经不住诱惑。因此,有病一定要去看医生,在医生的导下正确服用药物。不要听信毒品可以治病的谎以至沉陷泥潭,毁灭人生。

  远离易染毒场所

  青少年涉足酒吧、歌舞厅、迪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最容易成为贩子引诱吸毒的目标。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吸烟不饮酒、不去舞厅酒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馈赠”

  多数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由于接受了毒贩子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而走上吸毒道路的,所以我们定不能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始终要谨记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无论是周围的同学还是社会上结交的朋友,只要在你交往甚密的人中有一个吸上毒,其他人往往容易受到感染而吸毒。因此,坚决不与吸毒的人交友。

  不盲目追求“时髦”

  毒贩们鼓吹“吸毒是时髦,是有钱人的标志”这种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而青少年关注潮流,追崇时尚,往往会被这种错误观念所左右。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在潮流前要分清是非对错,重视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盲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国旅游日”福州送出大礼包 总有一款适
  • 福建新增42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 两大成果发布区亮相海交会主会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