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厚重之作 朱文公庙规划设计方案述评
“五夫要建朱文公庙啦!”
2017年8月6日,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朱子文化大观”微信公众号发布“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朱文公庙规划设计方案”的消息。很快,多家媒体迅速报道、转发,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此消息刷屏,消息不胫而走。海内外读者,有的留言,有的来电,有的索性直接到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有表示祝贺的,提出建议的,也有希望参与出力的。“朱子文化大观”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管理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朱文公庙效果图
▶朱文公庙总平图
朱子,创立朱子理学,成为继孔子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又一座高峰,从而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格局。远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曲阜有孔子,南平有朱子。
孔子有孔庙,朱子怎么没有朱庙呢?近几年来,建设朱庙的呼声日高。专家学者建言之,朱子后裔呼吁之,社会各界盼望之,党政领导谋划之。一座庙,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公元2016年12月17日。这一天,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的历史必定有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天,有两件大事在南平所辖的武夷山市五夫镇发生。一件隆重热烈——全球最大的朱子雕像揭幕暨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五夫镇举行。人们摩肩接踵汹涌而来,以最先一睹朱子风采为快。报纸、电视、微信爆炸式发声,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凡响。一件悄然无声——时任南平市政协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张建光,在一座莲湖中央的廊桥上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但意义重大深远的座谈会。时任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马必钢等十多位领导和专业人士参加。会议的主题——为朱子建一座庙。会场始终沸腾着……历史上就有朱庙,作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的南平市,保护弘扬朱子文化,应该恢复重建朱庙。这是历史的责任,时代的担当;如同孔庙是文庙一样,朱庙也是文庙,是文化场所,不是宗教场所;不仅应该建,而且应该抓紧,建得有规模、有质量,成为朝觐圣地、研学基地、旅游胜地、祈福神地、文化景观。在听取与会者发言后,张建光主席用洪亮的声音、精炼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总结,建设朱庙,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弘扬发展朱子文化的需要,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一个字:“建”!
太阳西下,如虹的彩霞布满天边。莲湖静谧,与会者心中荡漾着激动的涟漪。这次会议,后来有人称之为“廊桥会议”。
“就叫朱文公庙,选址洋福垅地块”。
春天,五夫镇,宁静、祥和、优美、清新。镇政府会议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廊桥会议”精神,推进朱庙建设。朱庙叫什么名字?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形成答案,就叫“朱文公庙”。会议从朱子封号的角度考虑,“文公”是朝廷封号,是最高规格的称号;从横额的角度考虑,以“朱文公庙”作为庙名,悬挂在庙门之上,四个字的横额,大气、刚劲,符合中国文化对横额的要求;从读音的角度考虑,南平市域方言为建瓯语系,建瓯语系对“朱文公庙”的发音朗朗上口,易于民间口口相传;从朱子后裔称呼“朱文公”的角度考虑,也能够契合。从这一天起,“朱文公庙”这个响亮的名字,定格、流传。
洋福垅地块,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仿佛天造地设,上天所赐!有专家评价,洋福垅地块,从空间来看,既可与朱子雕像相互呼应,又互不影响,构成了五夫古镇的朱子文化瞻仰祭祀区;从用地规模来看,该地块面积80亩,可容量大,未来还有发展空间;从山形来看,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有靠有抱有照,地润存厚德,乃福地旺地,符合传统理念对文庙建筑选址的要求;从水势来看,门前越过洋面田,一条小溪潺潺而流,就像一条金腰带,动感灵秀飘逸,水盈育大智;从朝向来看,完全坐北朝南,是建筑最理想的朝向,采光、通风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从高程来看,山垅缓坡向上,高差约16m,有利于提升庙宇宏伟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