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6·18”对接项目540个 项目总投资达58亿元
6月18日至21日,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举行。本届“6·18”上,宁德市共推出高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一千多项;征集并对外推介企业技术需求377个,对接合同项目540个,项目总投资58亿元。展会期间,以“创建军民融合试验区,重点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为主题的宁德馆内,导弹驱逐舰模型等展品成为吸睛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市领导廖小军、林志坤参观了宁德馆。
宁德馆
馆内展示的导弹驱逐舰模型。
展馆突出军民融合特色
导弹驱逐舰模型最吸睛
“哇,这艘就是传说中的导弹驱逐舰啊,真帅气,我要和它合个影!”宁德馆内,我市3家造船企业带来的5艘船模,引来不少参观者争相拍照,其中,由长兴船舶重工提供的导弹驱逐舰模型最为吸睛。“我们是全省首家具备军工产品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曾经为福建公安边防总队建造了港口疏浚船,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建造导弹驱逐舰,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长兴船舶重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宁德馆围绕“简约性、实效性、专业性”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军民融合试验区,重点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为主题,以多媒体与产品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我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的工作历程及远景展望,突出宣传建设军民融合现代化深水大港,东西向、南北向战略通道,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构建三大服务保障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宁德馆内的参展展板有16个,参展展品有39件,其中不少展品与“军民融合”的主题相契合,而舷外机混合器(化油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等高科技展品,则展示了我市企业技术革新、转型升级的风采。
对接合同项目540个
项目总投资58亿元
通过“6·18”平台,我市不仅全方位地宣传了宁德发展现状和前景规划,还为宁德产业实现加快发展、跨越赶超获得源源不断的项目和科技支撑。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6·18”,全市共开展了产业经济对接会、“数字蕉城、智慧城市”蕉城区信息化建设政企对接会、食用菌技术专场对接会、保加利亚农作物新品种种植技术交流会、蕉城屏南蜗牛养殖技术项目对接会、古田县与南安市结对帮扶对接会等对接活动20场。这些专场活动围绕一个方向一个重点一个课题展开,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今年,全市积极开展由结对互助县市联合举办的扶贫帮扶对接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成果对接推动扶贫县脱贫致富。
截至6月18日,全市共推出高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一千多项;征集并对外推介企业技术需求377个,对接合同项目540个,项目总投资58亿元。
与本届“6·18”同期举办的我省第五届民企项目对接洽谈会上,我市的建筑垃圾工程废土处置中心及收运系统项目、工业硅加工项目、福安宏旺不锈钢冷轧项目(一期)等5个项目上台签约,投资额达73亿元。
此外,今年我市还首次组织12名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在“6·18”上与参展商进行项目对接,并就创业项目、创业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营销瓶颈展开交流探讨。
12年来获得5563个科技成果
转化为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以“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为主题,是我省为广泛吸纳国内外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搭建的平台。通过“6·18”这一科技服务平台,我市成功对接转化了一批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培育的科技成果,大大推动了辖区内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实现了校企政三方的互利共赢,取得丰硕成果。
记者了解到,12年来,我市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专场项目对接活动184场,共对外推介企业技术需求3307个,获得5563个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项目总投资768.56亿元。(记者 林珺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