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宁德各地端午节习俗各不同 有的地方端午提前过

2015-06-19 14:08 来源:宁德网 0

  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关于端午,宁德市民间其实还有很多习俗。在此,记者采访多名民俗专家,给您盘点盘点宁德市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初五不过初四过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几乎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但你知道吗?我市有的地方端午节是放在五月初四过的。

  蕉城的六都、漳湾等少数村镇,柘荣、寿宁、周宁的多数乡镇,就是将端午节提前至初四。据说这是因为五月初五是闽王的忌日,为了避免犯讳忌,因而提前过节。

娘家给女儿“送节”

女婿给岳父母“送节鱼”

  在我市大部分县市,在端午有着“送节”的习俗。有的是娘家给女儿家送礼物,有的则是女婿给岳父母送礼物,而更多的是娘家和女儿家互相“送节”。

  例如在蕉城,新嫁女的娘家于节前要给女儿送肚兜、巾、扇等物,由新媳妇分赠家中老小,连续三年,俗称“送节”。女婿则要给岳父母送“节鱼”(通常为黄花鱼)。在福鼎,则是女婿要给岳父母送黄鱼,而娘家给外甥、外甥女送节饼、夏天衣物。在福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娘家须送粽子给女儿分送亲友近邻,称“送头年粽”。

人歇五月节,各行各业休息

  端午节当天,我市大多地方有“人歇五月节”的习惯,旧时各行各业的人在午饭后,就休息了,街上的商铺也都纷纷关门。

插蒲艾撒雄黄酒“破五”

  五月五日端午节,在我市民间被视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故有“破五”(泼污)之习。家家户户清洗门户,在宅院四周喷雄黄酒,在孩童耳、鼻、头额等处涂雄黄,燃雄黄香,在门两侧插艾条、菖蒲,门上或厅堂张贴钟馗或张天师像,午餐吃粽,喝雄黄酒。意即泼掉秽气,以避邪恶。孩子们还会佩挂小“香袋”辟秽。在寿宁、柘荣等地,还有用五色线系小儿臂膀,以禳灾殄,至七夕始弃之,俗称“系节”的习俗。

畲族的粽子是四角枕头形

  就粽子,各地也有不一样的吃粽习俗呢。我们平常吃的粽子,一般是正三角形或尖三角形,而我市的畲族人家一般用菅叶裹成四角枕头形,叫“菅粽”。

  而在屏南,包粽子也有讲究,大粽内包小粽的叫“喜粽”,青年男女吃上会早生贵子;粽子内包硬币的叫“财粽”,谁吃了预示招财进宝。(记者 蓝青 整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宁德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随处可见“好”的面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