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克星来了!宁德两级法院“执行难”破解之道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总有些人,明明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拖、逃、躲、赖”,面对执行干警,使出浑身解数,让“猫捉老鼠”的游戏屡屡上演。长期以来,“执行难”不仅困扰法院工作,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如今,这些“老赖”们的克星来了!姓名被公之于众、坐不了飞机、出不了境、贷不了款、被限制高消费、账户资金被冻结……这些对付老赖的“招式”,让曾经“一毛不拔”的老赖们难以招架,只好纷纷将欠款还上。
位于福鼎街头的“老赖”曝光台。(资料图)
从2013年10月份开始,宁德市根据最高法部署,开始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打击“老赖”的措施。对付“老赖”们,宁德市究竟用了哪些“招式”,效果如何?日前,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上了“黑名单” 为撤下“老赖”只好还款
2013年10月1日,福鼎法院立案受理一起金融借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是一名房地产商,案件执行标的高达3343万元。
法院执行人员多次联系该房地产法人李某,李某皆以“在外地”、“公司运转困难无力偿还”等理由多方推诿,最后干脆“人间蒸发”,和执行人员玩起“躲猫猫”。
通过“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执行人员对该房地产商及其法人李某的财产摸个一清二楚,并将其录入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执行人员经多方了解得知该房地产商有一个项目在浙江省苍南县正在启动,根本不是李某所说“公司运转困难”。
当年11月4日,执行人员通过“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到该公司银行账户有一笔100余万元款项进账,执行局立刻冻结该账户。
次日,执行人员在福鼎、苍南两地查封了该房地产商名下房屋、土地,并即刻启动司法拍卖程序。
同时,执行人员将该房地产商信息在“立体曝光台”予以曝光。电视台、市中心LED、法院官方微博、微信、闽浙论坛、太姥山论坛、全市45个银行网点LED滚动播出该房地产商及其法人的信息、欠款等。
“游法官,你们到处贴我的名字怎么像话,这钱我肯定会还的。”久未露面的李某终于主动联系了执行局。
“你被我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了,只有履行了欠款才能撤下来。”
几番交涉,李某仍以周转不灵拖延。没几日,李某又打来电话:“游法官,银行怎么说我被你们限制贷款了呢!”
“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金融机构是不予贷款的,我们给你的执行通知书后附有说明。”
“游法官,能不能先把我从名单上撤下来,我这边项目正等着银行贷款呢,等项目结束了,这钱我一定还!”
“被执行人名单一旦录入要撤下只能是你履行后才行,这个现在没有办法的。”
见没有回转的余地,2013年12月27日,李某主动履行了全部3343万元欠款,这一起执行案就此执结。
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将其戏称为“黑名单”。2013年10月份开始,我市开始施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而上了这个“黑名单”的人员,就会受到一系列“信用惩戒”,如被限制银行贷款、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等等,还会遭到法院“立体曝光台”的曝光。
从去年10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开始实施至今年8月底,我市已有8008位个人或企业被列入此“黑名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