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海水“刨”出石碑 宁德霞浦惊现新石器文物

2013-11-14 08:22 来源:闽南网 0

台风过后,滩涂露出刻满字的石碑

  上个月,霞浦县博物馆接到当地北壁乡财政所所长林瑞俭的电话说,台风过后,潮水退去,发现当地一滩涂上,裸露出一块石碑的一角,上面刻满了字。

  11月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一道,把石碑挖了出来。在边上不远处,他们还发现一个石头底座,因长期浸泡在海水里,底座表面布满了海蛎壳。

  “我们挖出来后,清洗完发现这是块花岗岩石碑。”霞浦县博物馆馆长吴春明介绍说,碑额刻有“新建官井洋水寨记”,下面落款为“嘉靖己酉仲冬”(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当时一看到石碑,就推测这片只有在潮水退去才露出来的神秘遗址,很可能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明代水寨。”

  上周的一个下午,待潮水退去,记者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发现石碑的滩涂,这里距离岸边200多米,刚好是这个小海湾的中间,海湾的两侧,都有巨大的高山。石碑已被当地人立在岸边。碑高120厘米,宽80厘米。碑阳正文楷体21行,548字。碑阴额为“贞珉”,正文15行,落款为“嘉靖二十九春三月”(公元1550年)。

附近村子的石条上,冒出“大房”标记

  吴馆长说,从碑文来看,这座水寨于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开始修建,嘉靖二十九春三月竣工,是明朝政府下令修建的海防机构。

  这片遗址和周围沙滩明显不一样,高出沙滩约20厘米,充满海水的小坑内,隐约可见瓷器碎片。

  一个露出的小碗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拿起一看,竟然是一个完整的小碟。吴馆长马上对发现这个碟子的地方拍照做标记。他说,从釉色和做工看,这个小碟是明代的遗存。

  吴馆长也说,这附近采集到宋代至明代的一些瓷器碎片,加上石碑在此发现,可以说明这里是一处明代水寨遗址。

  记者沿着通往海边的小路往回走500多米,找到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只有十多户人家。记者注意到,村里的房子建造得比较密集,一些新式房屋的基础下面,有着古老的巨大条石。而一处坍塌的房屋前,有一块刻有“大房”的石头。

  “这是村里的郑姓祠堂,前几年被大火烧毁。”林所长猜测说,“大房”可能和宗祠有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宁德监狱实施“四小警务”为服刑人员解决各类困难
下一条:福建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简历照片(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