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巧妇16个月236万针 针绣6米长《清明上河图》
一天绣十余小时 一年多绣完佳作
钟阿美告诉记者,妻子以前在工厂打工,去年孩子来晋江读书后,为了照顾孩子,她便辞了职。去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十字绣,立即被这门神奇的艺术吸引住了。在朋友的指导下,她很快学会了十字绣。于是,她常常去商店买些材料回家绣,绣好了就挂在家中。去年6月份的一天,她去店中选画,猛然看见《清明上河图》的图纸,便萌生了挑战一下的想法。
说做就做,兰月莲将图纸买回家。去年6月12日,“工程”启动。由于第一次绣这样大幅的作品,刚开始,兰月莲每一针都很小心,“十字绣不仅考验手艺,还考验耐心和细心。” 就这样,她每天除了料理家务,剩下的时间全部放在了绣这幅作品上。
“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每天能绣10余个小时。”兰月莲说,曾经有几次,她有些坚持不住了,但转念一想,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完成,而丈夫也一直支持她。 转眼1年多过去,今年10月,兰月莲终于完成了这幅栩栩如生的作品。
手指常被扎出血
想挑战22米原版画
她告诉记者,其间最大的困难出现在长卷中间一座桥的创作上。因为桥上人物众多,线条复杂,在绣的过程中,78种线需要来回交替使用,才能展示出最佳效果。“比如说人物,需要把帽子、上衣、鞋子的轮廓勾勒好,绣好后还要一点点勾边,一针也不能差,不然就破坏了整体感觉。而人物的神情和动作,也不允许绣错一个格。”
正因为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单单是这一座桥,兰月莲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绣完。整幅十字绣创作下来,因为工作量太大,她仅仅是针就用坏了数十根,而手指被针扎出血来也是常事。
“从小我便喜欢做些针线活,喜欢刺绣。”兰月莲说,绣十字绣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还能充实生活。她知道现在有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以后我想绣一幅原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22米长。”这无疑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过,她还是打算试一试,继续挑战自我。(记者 吴志明/文 实习生 肖清华/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