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龙岩市进入高温模式 一线工种高温津贴难到位

2016-06-24 10:30 来源:闽西新闻网 0

­  连日来,我市逐渐进入高温模式,烈日炎炎下,建筑工地工人、送餐员,环卫工人等一线户外工作人员的高温津贴是否发放到位?6月2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  19日13时,记者来到东山板块某商住楼盘的施工现场,在该楼盘的6楼,工人正挥汗如雨进行作业,“我在工地钢筋班组工作了两年,每天施工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到傍晚6点才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一位来自四川的杭姓工人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没有领到过所谓的高温津贴,实在太热的话,工头会在工地发放汽水或冰啤酒,供工人消暑。

­  某外卖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吴告诉记者,中午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这时候送餐再热也要出门,有时要等待客户取件也只得晒着太阳,他告诉记者,他们领取的是计件工资,高温补贴和降温费从来都没听说过,有时热得让人发晕,只得停下来在路边休息片刻,再继续上路。

­  尽管天气炎热,但岩城大部分建筑工地在七八点钟开工直到到中午12点左右,此时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不少工地为了赶工程进度,将下午开工时间定在1点左右,此时正值一天当中最炎热的时候,记者见到,一些露天打桩的工人仅仅在施工间隙去工棚休息喝水。他们均表示不知有高温津贴和降温费这回事,工地往往仅提供凉茶、矿泉水等饮料。

­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私企,建筑工地在高温季节,以发放凉茶、降温药的形式来给工人“降温解暑”,而不再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工人,将防暑降温福利等同于高温津贴,多数一线高温下的劳动者并未真正享受到高温津贴。

­  记者从劳动部门了解到,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我省明确了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发放金额为200元/月,发放时间为5月份至9月份。(记者 卢桂林)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龙岩上杭一男子微信造谣传播被行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