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龙岩长汀: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模式

2016-06-24 10:30 来源:闽西新闻网 0

­  6月的长汀,蓝天碧水,草木葱茏。在汀江源头——庵杰村,一溪碧水映青山,995米的污水收集管网,将全村生活污水纳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36米的生态护岸,全村呈现“水清、堤固、路净、岸绿”的景象。这是长汀实施农村污水治理的一个场景。

­  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  在中央、省、市环保、财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长汀县从2012年开始,实施汀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条件、村庄区位、地形地势、交通情况、村民住宅布局、人口规模和聚集程度等因素,选用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维护简便、切合实际的污水处理方案。目前,全县已建成集中式处理48座、分散式处理209座共257座农村生活污水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8101吨,涉及全县16个乡镇。

­  建人工湿地18处,既治污又美化环境。来到汀江上游新桥镇叶屋村,全村生活污水采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新建1118米管道、359米渠道,将生活污水汇聚到格栅井过滤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再流入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净化,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  在人口集中区,分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  据县环保局的梁股长介绍,集中式污水处理,除人工湿地外,还有二级生化、氧化塘、微动力、一体化三折式等等。在昔日严重水土流失地河田镇露湖村,污水处理站位于大路口319国道旁,采用的是地理式微动力一体化三折式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经格栅井除去污水中大颗粒垃圾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经提升泵进入一体化三折式污水处理设备,经缺氧池、好氧池、沉淀分离池的反硝化菌、好氧微生物、泥水分离等作用下,最后经消毒池消毒,出水水质达二类标准。污水处理的地面建设与规范中的露湖新村相结合,绿树、草坪、园林,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  对居住分散的,安装污水单独处理系统

­  据县环保局干部介绍,对于农村污水,人口集中的村镇统一建设污水净化设施,但农村还有不少零散居住的农户,统一建设有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既不经济也会造成较大浪费。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长汀县探索分散式农村污水高效处理的办法。

­  策武镇南坑村是长汀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在治理农村污水中,南坑不但投资150万元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865米,日处理20吨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座,还建成日处理5吨,日处理3吨的无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11个和9个,实现集中式、分散式治理污水相结合。

­  在村民袁金木家的前院,笔者看到,地下设置一个塑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通过这个设施处理后,即可通过管道排水入溪中,同样可达到二级水质的标准。袁金木指着从管道排入溪中的清水说:“一点味道都没有,这个装置可用30年。”据介绍,近年来,全县已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209套,有效解决了农村分散独户污水处理问题。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容易维护难,存在运行维护经费筹措困难等问题。为此,长汀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农村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由县财政补助1/3;协调县供电公司、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电价套用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设施用电,同时,积极探索符合长汀实际的农村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把这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做得更好。(通讯员 陈天长 胡春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龙岩连城打造万亩铁皮石斛种植养生基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