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30年师大学生街成创业者摇篮 华莱士、凡点均从这起步
位于福建师范大学旁的学生街,上世纪80年代已见雏形,90年代,高校扩招,学生群体激增,带动了周边商业发展,商户聚拢,店铺林立。如今,这一条承载了许多人回忆的街道已经形成人气爆棚的商业街,是福州小街巷中极具代表性的购物一条街。华莱士、凡点、文友等这些朗朗上口的连锁店都是从这条街衍生出来的,学生街给它们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学生街除了有美食外,还是小商品一条街
华莱士、凡点饰品等从这里走出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条百来米长的街道两旁,遍布了几百家商铺。巨大的消费潜力给不少商家创造了商机,也衍生出了大量草根创业者。
十四年前,华氏兄弟在学生街开了一家西式快餐厅,效仿麦当劳、肯德基模式,汉堡卖8元至10元,可乐卖4元至5元。一位曾在华莱士工作的小林(化名)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创业初期,华氏兄弟很快发现了瓶颈,产品价格高,但销量少,日均营业额也只够保本。后来,华莱士调整企业战略,推出了“平价汉堡”,适应了以学生为主的市场需求。
“我觉得华莱士能有如今的成功主要是因为采用了扶持员工合作联营的方式。”小林说,华莱士鼓励有经验的老员工组成一个个团队,分派到各省市独立开发市场,公司在物流配送、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全套支持。此外,开发团队还根据每个员工对门店经营的贡献进行股份分配,才有了今天全国连锁的华莱士。
除了华莱士,还有许多连锁店也是从学生街发展起来的。拥有多家门店的凡点饰品店也是以学生街为发祥地。现如今,在学生街还有两家凡点饰品店,十余年来吸引了不少学生光顾。
学生街给创业者带来了资本的积累
据不完全统计,学生街每小时的客流量可以达到5000人左右。这里的店面普遍比较小,只有20平方米左右。小小的街巷,不大的店面吸引着消费水平较低的年轻群体。
正是因为这强大的客流量,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赚了第一桶金,而后用这第一桶金以及积累的经验开了第二家店,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开始组建团队,向外扩张。
当时的经济以及零售业态比较景气,于是创业者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基础工作中,比如对消费者、进货渠道、货品的选择以及陈列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培训员工。装修风格开始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后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走向全省甚至全国各地。
曾在学生街创业的魏佳琪(化名)说,在这里创业以后,就学到了如何做学生的生意,物美价廉是吸引学生们的基础,学生们不过分追求品牌,对自己喜欢的款式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百来家店铺中最终发展成规模的店铺占7%左右,大部分从学生街走出去的商铺都以学区作为选址考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