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福州抗战老兵铭记南京大屠杀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闽南网12月14日讯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每一位老兵的回忆,都带着热血与温度。在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要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也要向那些在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致敬。
如今,福建在世的抗战老兵只有近百人,他们也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有必要与时间赛跑,在老兵们离开之前,听听他们的抗战记忆,听听他们对战友们的缅怀。昨日,海都记者走访5位福州抗战老兵,倾听他们的声音,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鲁杰华回忆战友,眼里满是伤感
90岁鲁杰华:我带的那个班 战士牺牲了好几批
就在两个月前,在福州省立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还从90岁老人鲁杰华的腿部挖出一块弹片,至今仍有一块弹片留在他的身体里。这些弹片都是抗战时留下的。
1941年,鲁杰华在老家湖南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被分配到74军,由于他表现突出,很快升任中士班长。日军进攻长沙时,他所属的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老人说,当时,每一场战斗都非常惨烈,他带的那个班,战士牺牲了好几批,他自己也曾被炮弹炸起的气浪掀起,全身多处负伤,被送进后方医院治疗。日军投降后,他跟随74军,对投降日军的装备进行接收。
老人说,时隔数十年,他已经记不清战友们的名字,但共同战斗的画面,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他永远不会忘记。
94岁谢霖:同桌抗战中牺牲 却不知忠骨在何处
谢霖很怀念在抗战中牺牲的同桌
94岁的谢霖,前几天专门跑到东街口的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黄埔军人》。电影一下子把他的思绪拉回到当年。谢霖是黄埔军校16期毕业的。进入黄埔前,谢霖在广东韩山师院读书,有两个好友,其中一个是同桌林绍杰。
谢霖说,三人都是热血青年,抗战爆发后,他们从广播、报纸上听闻了日军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在林绍杰的提议下,三人投笔从戎,都考进了黄埔军校。
遗憾的是,毕业后,谢霖与林绍杰各奔东西,从此失联。1945年,抗战胜利后,谢霖回到潮州老家,却从林绍杰的父母口中得知,好友下落不明。谢霖认为,林绍杰肯定是牺牲了,只是不知忠骨埋在何处。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找到林绍杰的下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