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曾经的奢侈品:闽江牌缝纫 唤起老福州的时代记忆 

2014-07-09 11:29 来源:东南快报 0

林国鼎家中还有一架闽江牌缝纫机

林国鼎家中还有一架闽江牌缝纫机

鼎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难觅一张缝纫机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闽江”牌缝纫机厂达到鼎盛时期,到了1979年,年产量更是高达24万台。

  不少读者提到当时的“闽江”缝纫机,用的都是“一票难求”来形容。他们说,有台“闽江”缝纫机,感觉就像家里有样奢侈品。70多岁的黄老先生说,以前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当时社会提倡一种说法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都希望有台缝纫机。后来缝纫机成了当时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那个时候缝纫机成了一种象征,有缝纫机说明家里生活水平不错,相当于现在家里有辆小车一样。”老福州何先生说,虽然当时“闽江”牌缝纫机在省内很畅销,可是想买到一台却不容易。以前不是用钱买缝纫机,而是凭缝纫机票才能买,不过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票的,要弄到一张票相当困难。

  “为了弄一张票,得四处托人找关系,有时候到处找人帮忙,都不一定能要到一张票,可见这票多难了吧!”何先生有些感慨。

  当年缝纫机厂的副厂长林国鼎就是这个时候被调到缝纫机厂的,见证了“闽江”牌最红火的年代。林国鼎说,最夸张的时候,省内各地百货公司的配送车每天都在仓库门口排队等着,只要货一出来,马上就装车拉走。

  “那个时候闽江牌缝纫机在福建市场的占有率,可是高达80%。”林国鼎说。

消失
红极一时的品牌也敌不过时代变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缝纫机厂的产量开始下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缝纫机的需求也慢慢降低了,就连结婚“三大件”的名单里也没了缝纫机。

  “后来,工厂规模开始缩小,连原来的厂房都拿去拍卖了。”林国鼎回忆,当年的福州缝纫机厂在现在的市一医院对面,占地规模非常大,达到了70多亩地,当时拍卖地拍出了1亿多元,是同期拍卖企业中价格最高的。

  因为规模缩小,1996年福州市缝纫机厂搬迁到盖山工业区新厂区,后来转产摩托车配件,缝纫机停产,“闽江”也不复重现了。

  “看着一个这么盛极一时的品牌和工厂,最终成了这样,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林国鼎说,虽然“闽江”没有了,可是那个时代关于“闽江”的记忆却一直存在他们脑海里,相信不仅仅是他们,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记者 王慧敏 潘怀东/文 刘朔/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州一女子谎称出售“官员抛售房” 坑买家上千万元
下一条:公办幼儿园招生报名遇怪事 福州教育局:将规范招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