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推动福建生态农业发展记事
2014-10-31 09:12 来源:闽南网
0
推动立法
让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在坦洋村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只是习近平在福建从政17年中,倡导保护农业生态和建立长效机制的一个缩影。
离开宁德后,习近平仍然大力推动农业生态保护立法。2002年,在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期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推动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农业生态保护的立法,让福建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而宁德的干部,也是一任接着一任,不遗余力地推动宁德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宁德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茶产业已成为宁德市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宁德市茶园面积达到96.8万亩,茶叶产量8.08万吨,全市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近1/3,位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
“声音
加快完善
生态农业法律体系
众所周知,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乡村现代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
“只有随着生态农业配套法律体系的越来越完善,生态农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福建许多高校学者指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建议加快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细化到种子管理、肥料管理、垃圾处理等生态农业管理办法。比如,德国的农业发展就有一套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一般农产品种植必须遵循7项法律法规,比如种子法和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管理条例。(海都记者 周锡银/文 关铭荣/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