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援藏20年综述之二:援藏干部种下“绿色银行”

2014-08-28 11:55 来源:福建日报 0

让旅游、文化永传承

  “南伊沟开发成景区以后,我们一家人都吃上了旅游饭。”1984年出生在米林县南伊沟的达宝,2009年进入管理南伊沟景区的旅游公司,现在,他每月收入有6500元,如今的他,最骄傲的事就是把藏族的传统文化与游客分享。

  米林县委书记许永良说,作为福建援助米林县第七批、厦门市第五批的援藏队,在借鉴前几批援藏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旅游兴县作为援藏工作的重点,并把保护当地文化与旅游兴县相结合。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米林是珞巴族聚集地。援藏队注意到,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濒临失传。2010年4月,援藏队斥资40多万元编辑出版《大山民族》一书,并筹建珞巴民俗文化展厅、珞巴民族的舞蹈团。今年,援藏队从厦门请来专业影视公司拍摄珞巴族主题微电影,传播米林风光和珞巴族文化。

  去年,米林全县旅游接待人数4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亿元。而在2006年,旅游人数不到2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120万元,对县财政贡献为零。今年截至5月,米林接待旅游人数为8万人次,总收入147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7.5%。

带着真挚感情援藏

  前些年,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尼木纳村的小女孩次成旺姆因家境贫寒辍学在家,母亲患有耳疾,舅舅有智力障碍,阿姨身患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泉州援藏工作队了解此事后,拿出3万元让她返校,把阿姨送到敬家院。如今,次成旺姆在县中学读初二。“我们家生活有了保障后,援藏队还打算为母亲和舅舅购买助听器,我们非常感谢援藏干部。”次成旺姆说。

  “带着真挚感情援藏,与农牧民交朋友,让农牧民尽快致富。”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说,第七批援藏工作伊始就做出决定:要走遍全县79个建制村、128个自然村,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扶贫。去年8月开始,县级领导分别与66户低保户、困难户结成“穷亲戚”。从今年开始,每年争取20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力争用3年确保全县80%以上贫困户脱贫。

  1996 年前,工布江达县是自治区区定18个贫困县之一。福建援藏以来,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指标每年以两位数递增。在工布江达,福建援藏队创造多项成绩:创出全自治区第一个万元村巴河镇朗色村;小康村覆盖率全区最高;援藏干部用工资卡为老百姓做抵押贷款创造出的“安居工程”经验在全自治区推广。(记者 方炜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等7省市将试点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目前未获医保支持
下一条:福州厦门泉州保障房将会全面执行绿色标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