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寿宁500多年历史的牛替村(图)

2014-02-11 20:23 来源:闽南网 3

村庄变迁

  历史上,牛替村分为里厝、洋垱、牛替亭三个角落。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附近的粗坑自然村、后井坑自然村的部分村民迁居牛替村,壮大村子规模,增加村庄人口。目前,又增加了新村、回头湾、水井垅、牛塘仔几个角落。房屋较分散,每个角落少则几栋房子,多则十几栋。目前,全村有100多户,500多人口。

  90年代后期开始,村中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始于晋江,多从事摆地摊谋生开始,后渐渐发展为开超市,并从晋江走向石狮、福州及广东汕头、揭阳一带,不断发展壮大。这一代年轻人的孩子也多在外求学,近些年不少人还在福州、泉州、寿宁城关买了房,把家安在城里。村子也渐渐走出过去一穷二白的境地,村中建起了小洋楼,硬化了村道,安装了路灯,重修了黄三相公宫。村中公益事业,年轻人也争相捐资,添砖加瓦。逢年过节,时常可以看到有为年轻人开着小轿车回乡。

教育从盛到衰

  说到该村的教育,和南方省份许多农村一样,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及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闯荡、创业,留守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且几乎都是老人,这导致了小村庄教育的迅速衰败。

  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曾办到小学三年级,最好时有2个老师,属初小校规模。至2000年左右,随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及生源的骤减,该村小学最终停办。目前,位于村中的那所废弃小学,像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寂寞地迎送着日出日落。

  尽管如此,几十年来,村庄还是出了一些人才。有从事银行、卫生医疗、媒体、教育等行业的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业绩。近些年外出经商人员,不少人也家境殷实。

交通变化大

  牛替村交通便利,省道穿村而过,距离斜滩镇仅19公里,距离平溪也不过十几公里。省道早在十几年前就铺设沥青,三年前还进行了改造,提升了路面质量,行车更安全。

  从牛替亭到里厝和洋垱,几百年来只有一条土路,雨天一身泥泞,平常无法行车。2012年,村民主任廖齐寿牵头号召村中外出人员捐资修路,硬化路面,并身体力行,多方奔波,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30多万元,最终硬化了这条村道。村道于2012年11月动工,2013年1月竣工,次月投入使用。道路全长1.1公里(包括牛塘仔路段),宽3.5米,厚18厘米。目前,轿车可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

风景迷人

  境内闻名遐迩的寿宁三关虎墓,站在牛替村的黄三相公宫附近,有个非常独特的视角,能看到三关的第三关,并且还能看到三关水电站的水坝。而站在三关虎墓墓前,只能看到前面二关。

  如果步行,从牛替村到三关虎墓大约需要1小时的时间,过去这条山路是通往三关虎墓的唯一通道。如今,开小车也可以到达三关虎墓。有二条路可走,一条从长溪村出发,一条从印潭村出发。

宗教信仰

  历史以来,牛替村人最信奉黄三相公,村中宫庙供奉有黄三相公像,每年正月还要举行祈福民俗活动,村民轮流做头。近些年,村民生活较好,争相做头。

  除此外,原来从后井坑搬迁来的村民,则多信奉五谷仙,也建有仙宫。

  和寿宁县许多地方一样,村民们过年,初二不走亲访友。据说,这一习俗倭寇侵扰有关。这一天本为祭祀受倭寇侵扰而逝去的先人,后衍生为这一天只有“白事”才到访。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亮剑“两违” 将年拆至少3000万平方米建筑
下一条:福建多地继续降雪 省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