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环境提升 福岭有福

福建日报   2025-11-22 09:54

  “提升改造从基础设施焕新、公共空间提质、产业活力激活三个维度入手。”“村民对公共空间改造有什么需求?”“需求反馈我们都有搜集整理。”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福岭村党群服务中心,北高镇党委书记蔡珊珊正与闽台乡建乡创村庄提升项目负责人庄雅云讨论福岭村进一步提升改造计划。

  此前,庄雅云带领团队深入福岭村调研,走访了50余名村民,回收了96份线上调查问卷,开展多场座谈交流,精准反映村民的需求。

  “结合村民的意见,未来我们将在村里打造‘有福会客厅’,供大家读书看报、休闲聊天,也能向游客展示福岭村的历史文化。为了让老年村民生活更舒心,我们还会对家中浴室、厨房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加装扶手、铺设防滑地面。”庄雅云解说起了项目规划,从惠及全村的公共空间升级,到融入日常的暖心设计,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其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福岭村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汇聚闽台乡建乡创团队的智慧和运营资源,以环境提升为突破口,串联起生态、产业与文化资源,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每到雨季,环村沟渠涨水,村民出行都得蹚水。如今沟渠改造完成,不仅解决了水患,沿线还种上了绿植、加装了步道,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地方。”福岭村党支部书记陈劲群高兴地说。此外,融入文创元素的院前文化公园、色彩明艳的彩虹步道、承载乡愁的“福”文化长廊,成为一道道风景线,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的提升,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更为福岭村带来了发展机遇。走在村中主干道上,只见平坦宽阔的路面延伸向远方。“这条路直通北高镇五侯山景区,现在路面加宽了,游客上山更顺畅,我们村也成了景区的‘后花园’。”陈劲群介绍,随着主干道的升级,文旅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陆续建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现在,福岭村引进专业运营团队,以五侯山的生态资源为流量入口,深挖村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农业特色,盘活闲置用地用房,打造以“福”文化为主题的“森林疗愈”“田园康养”“祈梦文化”等项目。

  在荔城区“和美荔城,共富共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北高镇、福岭村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农户紧密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参与农村电商、休闲康养、认养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创业。

  如今在五侯山景区,静心空间、素食馆、半日闲茶馆、西游乐园、特产加工坊等项目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产业发展不仅让村集体收入每年增长10多万元,更带动了村民就业,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环境美了,钱袋子鼓了,日子越来越好了!”陈劲群喜笑颜开。

  报业集团记者 陈阳阳 陈汉儿 通讯员 翁国城 陈承芳

频道推荐
  • 疾控专家:不建议在流感病毒感染急性发病期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160件代表建议全部
  •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