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2年,福建选手重夺全运会羽毛球女双金牌

黄东萍(右)/谭宁庆祝胜利。
本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一共进行两周,从团体赛到最后的单项决赛,30岁的黄东萍打了11场球,其中有三天为一天双赛。即便如此,黄东萍还是在女双比赛中和22岁的谭宁走到了最后,且一局未失。
20日,在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奥运会混双冠军和女双亚军的“混搭”组合黄东萍/谭宁以2∶0战胜四川选手郑雨/张殊贤,夺得冠军。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上,林瑛/吴迪西曾为福建夺得该项目金牌,如今,黄东萍/谭宁时隔42年再次登顶。
尽管比分是2∶0,但是场面并不轻松。赛后,谭宁透露:“东萍姐身兼两项,消耗很大,在颁奖前抱着垃圾桶吐了。”与“混搭”的黄东萍/谭宁不同,郑雨/张殊贤是一对“原配”,女双世界排名一度位居第三。
双方在第一局打到了25∶23。黄东萍/谭宁在对手以20∶18拿到两个赛点的前提下,一路追分,勉强拿下。“整个过程确实非常不容易。”黄东萍说,“感觉有几个瞬间我已经眼冒金星了。”
第二局,双方一路纠缠到12∶12。“第二局我已经燃尽了。”在这一局比赛中,黄东萍在拍线断了之后,极限换拍。“还好小谭宁站了出来,并且把我保护得很好,后半段让我就好像打混双一样,专注打自己的部分,把后背交给她。”
正是在这个后半段中,黄东萍/谭宁打出一波8∶1的得分高潮,最终锁定胜局。“这就是‘新老交替’的魅力,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黄东萍说。
对此,谭宁表示:“在场上我只能尽可能地帮助她保护精力、体力,最终我们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能够拿下这枚金牌感觉非常不容易。”
对于此次全运会的女双体验,黄东萍说:“对我这个混双的选手来说,女双更难,因为混双只需要专注好网前和创造机会,但女双需要的能力更全面。”即便如此,黄东萍依然特别喜欢,特别兴奋,“我和小谭宁赛前一周多才开始合练,但我们不需要在配合上下功夫,要做的只是相信彼此”。
对于一个30岁的老将来说,14天11场球考验的早已不是技术。不过,当黄东萍的身体达到极限时,意志力带着她突出了重围:“能赢下这场球,全靠意志。”
老兵不老,只因热爱。作为黄东萍的好姐妹,29岁的郑雨同样对羽毛球难以割舍:“其实我下了场以后,才发现第一场团体赛预赛是跟阿贾(贾一凡)打的,最后一场是跟东萍打的,刚好我们三姐妹一头一尾,她们陪我开始,陪我结束,我觉得非常开心。”
“这两天我看到一句话很贴切,就是‘爱是魔法’。我非常热爱羽毛球,所以我一定能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黄东萍说。
当一次比赛结束了,大家总会期待下一次。谭宁说:“希望下一届全运会她(黄东萍)还在。”
下一届全运会,黄东萍已经34岁了,且看爱能否再施魔法。(福建日报特派记者 肖榕/文 林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