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强省迈进
金龙客车的新能源客车确保在-40℃到42℃环境下的正常充放电,车身完成了高强度钢材车身骨架、铝合金车身骨架、复合材料车身骨架的技术贮备及实车验证,取得了显著的轻量化效果,节能效果大大提升。
“现在,我们的产品已覆盖了6~12米的齐全产品线,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城市客车以及纯电动通勤车辆近百款,国内销售超过1万台。”金龙客车商品市场部经理助理蒋欣源说。
不久前,在世界客车博览会上,金龙客车针对机场路况特点与运营需求研发的纯电动机场摆渡车APE14就备受欧洲客商关注。近期,企业还与百度联合研发出新一代的无人驾驶纯电动小巴车“阿波龙”,将国内无人车量产的时间提前到2018年。
厦门金旅同样不容小觑。其在全球运行的新能源客车超过1万辆,分布在中国80多座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法国、荷兰、芬兰、以色列等国以及台湾地区,市场保有量居行业前列。
技术研发方面,金旅拿下了多项业内首创:首创无变速箱混联模式;首创以超级电容储能的混合动力系统;首创以超级电容为主、锂电池为辅的储能方式;率先推出新能源车辆在线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ALL IN ONE的高度集成整车控制器……
据厦门金旅国内销售总监赖志艺介绍,福州某公交线路投放金旅纯电动公交运营,相较传统同类车燃料成本节约60%~70%。
去年,金龙汽车集团新能源客车销售量达1.6万辆,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居第2位。
力拓市场
10月10日,纯电动SUV云度π1上市,这是云度新能源汽车的首款车型,也是国内非传统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中首个汽车产品。据规划,到2020年,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实现年销电动汽车10万台。
云度新能源汽车是由福汽集团、莆田市国投有限公司、海源机械和管理层4方出资设立,2015年12月落户莆田。今年1月,公司成为国内第10家获得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也是首家获批的非传统的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其莆田工厂单班一年产能可达4.5万辆,三班满负荷运行年产可达8万辆。
云度副总经理吴贵新告诉记者,云度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产品的集成开发能力,我们有能力把用户的需求直接体现在汽车产品上;其次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模块,π1已实现远程控制和语音操作,通过手机可提前打开空调,驾驶过程也能通过语音转换收音频道和拨打电话等。”
目前,云度负责研发的工程师团队有400多人,已完成专利申请200多项,授权100多项。
老牌整车企业东南汽车的新能源正向研发始于2010年,起步不晚。
据福建省东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宁德分公司服务经理陈永健介绍,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培育,企业走的是批量化订单销售的模式。2016年,东南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65辆。
东南汽车研究院院长许苘坦言:“2019年起,国内开始实施对企业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实行并行管理,汽车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来获取油耗正积分,还必须出售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政策倒逼我们加速新能源的正向研发。”
据介绍,企业现有的V3、V5电动车都是燃油改款车,这远远不够。近日,在广州车展上,东南汽车首发了DX3 EV和电咖 EV10两款纯电动车型,并发布了新能源发展规划。2017年至2025年间,企业争取实现每年至少有一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实现在新能源各主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距离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30万辆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看乘用车。
我省的其他整车企业也在加快转型步伐。新农马汽车将电动物流车作为突破口,今年4月3款车型列入国家《公告》和《推荐车型目录》。福建奔驰积极推动商务车型的纯电动化,并不断增加新能源车型品种。中国重汽已将新能源汽车布局在福建海西汽车,2017年年底前完成生产企业资质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