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码科技 > 正文

IT江湖风雨 科技行业有趣的变革者

2013-01-07 20:07 来源:IT时报 0

任正非

看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何交接班

  2012年年初,华为老总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欲表心迹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再次引发各种猜测。焦点无外乎68岁现任掌门人任正非究竟会将“千亿级”的“航母企业”移交到谁的手中?

  被炒得最热的一种说法是,任正非欲让其儿子任平做继承人,而对现任董事长孙亚芳的处理方法是,赔偿14亿元,让其离职。这种说法很快被否定,“纯属凭空捏造的谣言,与事实完全不符。”但“孙亚芳要退位于任平”的传闻始终不绝于耳。而从任正非让其儿子、女儿、妹妹等直系亲属入驻董事会、对儿子任平采取的长期轮岗培养计划等措施看,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任正非一手打造的“帝国”如何舍得拱手让给外人?但令任正非感到尴尬的是,在他自己之前一再提倡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前提下,他似乎没有理由再走回家族世袭的“老路”,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这种忧虑之情展现无遗。

  于是,轮值CEO制度之说浮出水面,由现在的华为最高决策班底成员轮流坐庄,每人主持华为一年或几年工作。这种方式虽有可能降低效率,但对因争夺华为最高控制权可能引发的矛盾将形成缓冲。

  无论华为将来由谁执掌,外界或内部员工最为关心的还是“如果任总退休,华为的好日子还会继续下去吗”?这不仅仅是华为的难题,更是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都无法逃避的难题。

保罗·欧德宁

走的不是时候

  作为全球PC芯片制造大佬,英特尔在2012年年底宣布现任CEO保罗·欧德宁将于明年退休,但谁来接班却依旧悬而未决,这样的情况在英特尔45年来的历史上纯属首次。更有趣的是,英特尔还打算打破内部晋升的惯例,从公司外引进人才。种种迹象表明,在下一个接班人身上,英特尔需要一个奇迹。

  PC市场大势已去,但欧德宁意识到这一点时却为时已晚:如果将iPhone的诞生视作智能手机市场的开始,英特尔在移动市场的发展至少晚5年,作为竞争对手,移动芯片设计商ARM早在2011年已占领超过90%手机市场份额,100%平板电脑市场。从这点来看,欧德宁在位时期浪费了大把机会,而且他走的不是时候,也不够爷们儿。

  接下来,摆在下一任英特尔接班人面前的是如何扭转局势,在移动市场中重新夺回霸主地位。在目前的热门候选人中,除了当年凭借迅驰移动处理器让英特尔迅速占领笔记本市场的英特尔架构集团总经理普尔穆特,以及2012年被英特尔迅速提拔为COO的首席运营官布莱恩·科兹安尼克之外,网民们似乎更看好,像摩托罗拉移动前CEO桑杰·贾、苹果前高管斯科特·福斯特尔,以及刚离职的微软前Windows掌门史蒂夫·辛诺夫斯基和AMD前CEO德克·梅耶尔等在内的外援。无论欧德宁最终选的是谁,至少站在门外看热闹的人也都看出英特尔向移动市场转型的需求是有多迫切。

他们对“口水”有天生免疫力

  IT江湖生猛,书生夺命剑刺不破壁垒,霸王枪却能挑落对手,舆论和口碑对于争议人物来说根本就是多余。历数IT界的争议人物,或妄言口诛、或行为乖张、或功过难评……他们对舆论的口水有天生的免疫力,只管豪言壮语,因为他们还有大把的赌注和时间。

雷军

  2012国内业界最成功的“骗子”

  IT界向来不缺“大嘴”的人物,当当网李国庆算是一个,360的周鸿祎也是一向如此,但要论到国内IT界今年最具争议的人物,非小米CEO雷军莫属了。

  虽然雷军获得了今年CCTV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但民间的一个投票也将“年度忽悠奖”颁给了雷军。原因无它,就是雷军在8月16日,小米二代发布会上称“米二”是最具性价比的手机,但是直到年底,小米二代的上市数量始终无法保证,以至于被人讥讽成为了“期货”手机。雷军其后将产能不足的原因又推给了上游芯片厂商高通,不由不让人感叹沉不住气。

  和手机开放性的竞争环境不同,OTT(互联网视频服务)行业布满了雷区,但雷军却毅然趟了进去。11月中旬,电视机顶盒产品小米盒子发布,但没多久,在政策压力下被迫进入“维护”状态至今。雷军并不是不清楚OTT行业的高压线在哪里,只是这次他跑得未免太急了点。不过,小米盒子成功或者失败,都会给同行带来帮助。

  有句话也许需要送给雷军,你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所以第一步先把微博评论重新开放出来吧,评论也许不太动听,但肯定要比关起门来,在公司做不穿衣服的“皇帝”要好得多。

蒂姆·库克

期待成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

  从今年销售业绩和股价表现来讲,苹果CEO蒂姆·库克无疑算是合格的。在库克的操盘下,今年苹果带来3款iMac新机型、两部iPhone、两款iPad和全新的iPadmini。但这些新产品已经没有乔布斯主导时的那样让人眼睛一亮。当然这与乔布斯逝世后,苹果变态的保密文化逐步消解不无关系。

  库克是乔布斯钦定的接班人,从履历和工作经历上看,库克精于公司运营,但在产品研发上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谈。乔布斯的离去,让苹果少了一个可以在产品或者功能上一锤定音的角色,现在变成集体的抉择,苹果的产品少了锐气。

  库克在面对新产品时,无法达到乔布斯的敏锐度。这一点,在iOS6发布后的地图风波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库克也为此向公众道歉,这一点在乔布斯身上是根本就看不到的。即使苹果做得不好,乔布斯也不会说一句Sorry。但是到了生产和供应链环节,库克的优势又体现出来了,iPhone5发布之后的迅速上市,打破苹果自有产品的销售速度。

  不过库克也透露过,苹果想要改变用户与电视的交互方式,也许这会是真正由库克来拍板的第一款打上他自己烙印的产品。他要真正像苹果粉丝所期许的那样,从一个Dorightthings的管理者,变成一个Dogreatthings的战略者。

史蒂夫·鲍尔默

  固执的“全美最差CEO”

  今年5月,美国《福布斯》杂志把微软鲍尔默评为全美最差CEO,在记者看来,这个最差肯定是偏颇的,只是在鲍尔默带领下的微软确实在2012年表现不佳。鲍尔默在微软CEO任上已呆了将近13年时间了。而微软更是现年56岁的他所加入的唯一一家公司,至今已长达31年。

  今年对微软来说最大的事件就是Windows8的发布,但从合作伙伴的反应来看,Windows8的前景并不如鲍尔默所期许的那样好。为了坚决推广,鲍尔默始终维持让Windows8与之前系统不兼容的强势态度,而且据说电脑厂商的Windows8预装价格也上涨不少。这些都让合作伙伴颇为不满。

  更为让PC厂商警惕的是,微软亲自试水平板电脑市场,发布了打着自身烙印的SurfaceRT平板电脑,宏碁董事长王振堂为此曾公开指责鲍尔默。

  结果Windows8的首月销量仅为4000万份,该数字并未如微软惯例,达到前一个操作系统版本同期发售的2倍。而微软自主研发的SurfaceRT被传销量也仅有50万~60万台,远低于预期。

  在残酷的市场面前,鲍尔默不得不低头,12月他飞赴亚洲,在两天之内,接连拜会了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和宏碁王振堂。2012年,能为鲍尔默挽回点门面的只有手机系统WindowsPhone8的发布,一干合作伙伴还算给面子,消费市场的反映还算不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摘掉盗版化帽子 单机游戏网站意欲“漂白”
下一条:携程网将于下月初发布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