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日本牛肉5国游后潜入国内 销往高端日料店
涉案金额至少3000万元
为进一步追查日本牛肉的源头,今年2月底,专案组派出了由公安、海关缉私人员组成的外调小组,赴云南昆明调查郭某,成功查明郭某在昆明经营鸿程报关有限公司从事走私疫区牛肉行为,进一步追查到郭某将于3月18日至23日为日本东藏会社走私7670公斤日本牛肉。
“‘日本东藏株式会社’是一家从事进出口食品贸易公司,主要经营海鲜、牛肉等。经营人系日本人山内。”食药侦支队副支队长钱洪伟介绍,山内负责在日本境内采购,通过外贸方式出口至允许进口日本牛肉的柬埔寨,然后再“改头换面”进入泰国、老挝,接着经昆明磨憨口岸入境,最后再从昆明以“火腿”名义空运至上海(具体链条见上图)。
到上海后,山内指使东藏会社在沪工作人员寺田、陈某负责牛肉的接货、发货工作,安排东藏公司在沪工作人员徐某负责牛肉在国内的销售工作。
在基本查清该犯罪团伙组织框架、运营模式并固定相关证据的基础上,专案组于3月25日下午组织近百名警力联合市食药监局异地同步开展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在浦东、松江等区仓库共扣押涉案牛肉约13吨。
遗憾的是,犯罪团伙的首脑山内非常狡猾,他虽然经常往返中、日两国,但始终不会与涉案牛肉同时入境,以避免“人赃并获”。目前,对于犯罪嫌疑人山内的抓捕仍在进行之中。
“在日本当地采购价格是200-300元每公斤,到了上海徐某这里的批发价是300-600元每公斤。而一旦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则变成了2000-3000元每公斤。利润接近十倍!”钱洪伟告诉记者,“东藏株式会社”从2013年10月开始从事走私“日本和牛”入沪的犯罪活动,截至案发,该公司已先后走私入境日本牛肉97吨,并经上海当地相关涉嫌酒吧、日式餐厅和食品公司,以价格昂贵的“和牛料理”推向市场,总涉案金额至少在三千万元人民币(6.2066, 0.0008, 0.01%)以上。
两嫌疑人都表示后悔
在看守所里,记者见到了嫌疑人陈某。在这起案件中,陈某主要负责接货。在上海已经打工七八年的他,本以为自己找到了生财之道,没想到却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很后悔,跟错了老板!”
陈某称,去年起在“乡家”工作,带车求职,担任司机负责接货、运货。“知道是牛肉,但一开始不知道是不能进口的。后来时间久了,才知道的。”陈某说,他一共运了10多次货,每次约1000多公斤。“被抓到的这次最多,有6000多公斤吧。”陈某在“乡家”开车收入并不稳定,取决于拉货的次数。“其实就是来开车的,没想到跟错了老板!”
日本海归徐某也同样懊悔不已。“我从日本留学回来,在一家日资公司工作,后来在公司里遇到了日本人重石。”徐某说,在重石的资助下,2013年他在仙霞路上开了一家“酒吧”。“我投资10万元,由我担任法人代表,按照酒吧获利的百分之十给我回报。”至于酒吧的总投资,徐某表示并不清楚。
“日本人山内、寺田也是重石介绍我认识的,后来他们问我要不要日本和牛肉,要的话和寺田联系。”徐某坦言,自己知道日本和牛不能进口,寺田也提供不出检验检疫证明。而买来的肉有的是在酒吧里做成菜卖掉,有的卖给做冻品生意的客户。“其实他们三个一直向我推销肉,我现在想就是被他们坑了。”
首次全环节打掉走私牛肉团伙
警方介绍,此案是上海公安、上海海关联合侦破的首例非法销售疫区走私牛肉案件,也是上海首例全环节侦破的非法走私、销售疫区牛肉案件。
食药侦支队副支队长钱洪伟坦言,此前上海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虽然也曾查获没有检验检疫合格证书的牛肉,但因为来源不明,无法判断是否来自疫区,往往只能以行政手段对销售者作出处罚。
然而,一般来说在日本市场上等级比较高的牛肉,在中国可以卖到2000到3000元一公斤。按照规定,未经检疫的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违反这一规定的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而这样的惩处力度在巨额获益面前显得微乎其微,无法达到警示和惩戒的作用,这也是真真假假的“神户牛肉”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
“追究刑责的要求更高,对于数量、价格,以及肉类的各种检测指标都有要求,再加上首犯或者团伙成员多在境外,取证存在一定难度。”
钱洪伟认为,此次全环节摧毁这一走私犯罪团伙,明确了走私牛肉的来源和走私渠道,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起诉涉案犯罪嫌疑人,不仅严厉震慑了走私者和销售者,同时也为全市乃至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此类案件提供了参考和案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