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建设银行被市民起诉:工资卡被盗刷1.7万

2015-02-28 15:46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0

  读者维权

  案例一

  手机收不到短信 工资卡被盗刷近两万

  1月16日,曾先生发现其建行的工资卡上莫名其妙少了一万七千多元。他去建行打印了交易明细才得知,2014年12月26日和27日,他的账户上一共有5笔支出,除了一笔保险费,其他4笔都是“异地POS机消费”,其中一笔金额为3000元,另外3笔均为 4950 元,总共 17850元。

  建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他,这17850元是通过“网银在线(北京)”的网上第三方交易平台转走的。曾先生的手机号绑定了工资卡,只要卡上有消费都会有短信通知,可就在那段时间,他的手机无法接收短信。

  曾先生的同事刘先生去年12月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他工资卡上的一千多块钱也被“异地POS机消费”。

  建行工作人员认为,曾先生是因为手机中毒,信息被窃取而导致卡上钱被盗刷,让他联系第三方交易平台。

  曾先生称,自己没有办理手机银行、快捷支付。“我的卡只有短信提醒业务,钱怎么会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被刷走了呢?”曾先生想起,两年前,他去办卡时,遇到了一个热情的工作人员。曾先生有些怀疑,是不是银行未经他的同意,开通了其他业务。不过,曾先生的猜测,目前并未得到证实。

  两个月过去了,这笔钱还是没有音信。“钱是存在银行的,应该由他们去交涉,帮我找回来!”曾先生有些不能接受银行的处理方式,决定起诉银行。案例二

  陌生人帮办“E支付”卡内3万多元被消费

  成都市民林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从2014年3月2日起,林先生的工行银行卡每天凌晨时分就会出现“网上交易”的记录,每笔消费不超过3000元。半个月后,当他偶然查询余额时,才发现卡里3万多元被陌生人“消费”。

  工行工作人员告诉他,林先生开通了E支付,该业务开通后,消费者只需凭开通时留下的手机号,即可进行每笔不超过3000元的网上支付和消费。林先生登录网上银行查询发现,确实有人“帮”他开通了E支付,并留下了一个陌生手机号。而这14笔消费信息都发给了这个陌生的号码,林先生未能及时得知银行卡被盗刷,也不会想到去冻结银行卡。案例三多张借记卡境外被盗刷 银行称非系统漏洞

  2014年4月,市民秦先生发现,他的成都银行借记卡在泰国被盗刷了。卡上的 7000 多元钱,分别在3月17日-19日分四次被取走。

  秦先生报警后才得知,那段时间,至少发生了8起成都银行借记卡境外被盗刷的情况,盗刷地点多在俄罗斯和波兰。

  成都银行经排查,排除了银行内部人员作案及系统漏洞的可能,并初步判断称,被盗刷的客户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刷卡交易时泄露了个人密码,犯罪团伙窃取相关信息后制成伪卡盗刷取现的可能性极大。

  银行回应快捷支付非银行推出无法掌握其安全性

  建设银行四川分行一工作人员认为,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在多个银行都有发生。“很多都是因为用户没有保护好个人信息,或者手机中毒、手机卡被复制。”

  使用过快捷支付的市民都知道,这种支付方式,不需输入银行卡密码,只要有验证码就可以进行支付。网银在线(北京)工作人员称,验证码都是系统以短信形式发到账号预留的手机号上。那么,如果消费者的手机丢失或者因中病毒不能正常接收短信,其银行卡就存在安全风险,银行是否考虑过这样的情况呢?

  “快捷支付并不是银行推出的,各家银行都是一样。”建行工作人员认为,用户的账户一旦绑定了快捷支付,账户验证和支付的流程就进入了快捷支付的后台系统了,银行无法全面查询与掌握。

  截至记者发稿时,工行和成都银行尚未对银行卡被盗刷现象作出回应。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武汉4S店员工散布江城即将限牌信息遭行政拘留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