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返赠额度不正常
“充200元送120”、“长途市话只要7分钱”……日常生活中,这种标配一张桌子、两个人吆喝着招揽路人充手机话费的小摊位充斥在大街小巷。不少手机用户对如此大的充值优惠力度提出质疑,甚至也不乏上当受骗钱打了水漂的。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连续数日的调查追踪。
返赠额度不正常
前不久,家住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的周女士看到一男一女在摆地摊充话费,“充100元送60,充200元送200……”
周女士发现,这里充话费的返额高达一倍,不仅比三大运营商优惠力度大,比淘宝等电商平台的也要划算,于是充了200元。销售人员为提高可信度,还特意使用周女士的手机查询了下余额,语音播报称“话费余额为400元”。岂料,就在次日,周女士发现被“忽悠”了,销售人员给的话费查询号码已打不通,拨打中国电信10000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告诉她,两日内根本没有话费到账。至此,周女士才知道200元打了水漂。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家住西城区的张先生同样经历了一次“坑爹”的路边充话费。因经常要与外地的朋友通电话,听信摊位销售人员说“不仅充100送100,而且长途市话每分钟只要7分钱”,于是毫不犹豫地充了100元。
然而,张先生充话费后拨打中国移动客服电话进行查询,系统账户中并未显示有话费进账,那100元话费哪儿去了呢?
摊位销售人员解释称,充值是采取分账户的方式,显示为“企信通”的集团账户。张先生每次拨打电话时,还得先拨一个“13717877892”的号码,接通后手动输入拨叫号码,然后挂断,三秒后会接到一个010-51559582的号码,接听后等待三秒会开始呼叫被叫方。
但是,资费完全不像摊主承诺的只需每分钟7分钱,拨打长途电话仅30秒时间,所谓的“分账户”里已扣除了0.3元,这甚至要高于基础运营商的资费标准。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不少用户提出疑问:路边充话费后当下听到的语音播报余额是怎么回事?回拨一个特定号码,再手动输入被叫方号码,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调查清楚,北京商报记者首先向三大运营商求证,但三大运营商均回应称,公司从未举办过或与第三方公司合办过此类的充值优惠活动。
中国移动客服人员称,从充值返赠的力度来看,完全属于赔本买卖,自有渠道及分销代理渠道均不可能实行如此大幅度的充返活动。此外,在电话实名制实施以后,中国移动及各地方分公司已很少深入街道小区进行充话费,即使要做新产品的推广,也会明确打“中国移动”的LOGO。显然,在路边充话费的各个摊位没有任何有关公司名称的标识。
北京商报记者辗转多方,联系到一位从事路边充话费的人员,该人士称自己是一名大一学生,在一家叫做“企信通”的公司做暑期工,从路边摊用户充值中抽取微薄的提成。在北京商报记者的多番追问下,他始终未能准确地说出所在公司的准确名称。
据他透露,所在公司是一家民营小公司,未经注册,内部许多管理人员往往自立门户,从事路边充话费业务,诈骗手机用户。普遍的运作模式是,利用一台电脑和某个特定的网络电话软件,如果用户支付了充值的费用,这个特定软件会向用户发送短信或语音播报话费余额,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可直接切断网络电话软件,用户的话费也就不能使用了。
由此来看,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个软件、一名幕后操作人员加1-2名路边摆摊人员,成本相当低,但一旦用户上钩受骗,诈骗分子赚取的话费利润却几乎达到100%,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由于这些小摊位往往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待到手机用户发现上当被坑、欲找其维权之时,小摊位早已无影无踪。即使报警,也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很难得到赔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