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电脑城“转型销售”骗局多 切勿轻信店员推荐

2014-06-27 15:56 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0
其行骗手法是,销售员谎称消费者选中的某款产品有缺陷或无货,伺机将另一款消费者不熟悉但质次价高的产品,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推销给消费者。

谢正军/图

  近年来,电脑数码市场出现了一种“转型销售”骗局,屡遭消费者投诉和媒体曝光。其行骗手法是,销售员谎称消费者选中的某款产品有缺陷或无货,伺机将另一款消费者不熟悉但质次价高的产品,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推销给消费者。据中国消费网四川频道近期开展的调查,在位于四川成都一环路南段的百脑汇、数码广场、新世纪电脑城等电脑市场,此类销售骗局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一骗再骗的“升级版”,导致消费者想买某款电脑却始终买不成。

“转型”骗术三招

  小饶是成都某大学大四学生,为了买台心仪的笔记本电脑,在网上选型号比价格,最终选定了一款华硕A46型电脑,价格4100元左右。2014年5月20日,他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成都磨子桥的百脑汇一家华硕专卖店,打算购买该款电脑。

  小饶与销售员谈妥,钱也付了,准备开票时,“老板娘”从店铺里间出来,关心地询问买电脑做啥用,然后指出这款电脑的一大堆缺陷,比如配置差、连续使用容易死机、出了问题不保修等等。见他有些犹豫了,“老板娘”马上推荐另一款电脑,称性能要好得多,价格只贵100元。小饶虽然不熟悉推荐的这款,但还是相信了,最终4200元成交。结果,这台电脑在使用中常出问题,小饶上网询价后才发现,网上商城报价才2800左右。5月21日,小饶以该店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为由向中国消费网四川频道投诉后,店方退还费用700元。

  发现上当后,小饶才知道自己掉进了商家精心设计的“转型销售”骗局,网上已曝光很多案例,受骗者远不止他一人。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仅中国消费网四川频道就接到类似投诉23件,记者仔细阅读消费者自己撰写的受骗经历,不难发现,“转型销售”骗局都有3个核心步骤,业内称之为“粉”、“推”和“转型”。

  第一步“粉”即“粉碎”,对消费者事先经过网络等各种途径选中的电脑型号,通过挑刺、将缺点放大等手段,破除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好印象。通常挑的刺有散热差、做工差、售后不方便等。此外,还有谎称“停产无货”,“没有现货”,“还有更好的”等,总之“千方百计不让你买”。

  第二步“推”,即“力推”另一款电脑,缺点则避而不谈。销售员常用的“推点”有显卡性能强大、性价比高、售后有保障等。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面对商家的“力推”,投诉者都经历了对选中机型疑惑到放弃购买的心理过程,一步步走入陷阱。

  第三步“转型”,指销售员通过自己的“力推”,将消费者选中的成本高、利润低的机型,转换为成本低、利润高的机型,甚至是过时很久的旧机型或经过商家私自改造的产品,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投诉中,转型产品超出网上报价最高达1500元上下,令消费者叫苦不迭。据报道,根据成本价、库存量的变化,一些店方每天都会列出几款用于“转型”的重点机型。

  投诉分析发现,如果消费者事先没有选中机型,店方一般先以低价、优质机型等手段吸引、稳住消费者,然后又以“无货”等理由实施骗局。2013年9月8日,李先生在成都一环路南三段数码广场的一家华硕专卖店,谈妥购买一款15英寸配置优良的笔记本电脑,价格3700元。销售员要求先交200元押金再提电脑,李先生交钱后却称没货了,可以换14英寸的。李先生不同意,销售员立即推荐据称是更好的一款,价格3800元。结果购买后现场就发现内存不符合承诺,店方被迫加了一根内存条。当天回家后,该电脑使用仅30分钟就死机,多次重装系统都反复死机。李先生找到该店,想换回谈妥的那款15英寸的,却要求补差800元才予更换,“超低价”诱导“转型”骗局被识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净水器选购存误区:过滤精度并非越高越好
下一条:如何修复晒伤皮肤 先用冰块敷几分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