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芋”是马铃薯吗?马铃薯可以当主食吗?马铃薯制作方法

新民晚报   2018-10-16 17:23

­  目前研发的产品中马铃薯全粉添加量达到10%-30%,团队还将通过后续的深入研究提高传统主食中的添加量。最新研发的马铃薯蛋黄月饼中,饼皮添加了马铃薯全粉,馅料是紫土豆泥,包裹着新菌株制成酸奶调制的蛋黄芯,细腻可口,更易消化也更健康营养。随着加工工艺的创新,马铃薯健康饮品、创新食品等更多美味将丰富百姓餐桌。

­  【相关链接】从“吃饱”到“吃好” 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上海进行时

­  中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正式启动于2015年,目标是把马铃薯全粉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食化深加工产品进行消费。上海并不是种植产地,但作为国家马铃薯主食开发第二批重点城市之一,正以领先的科技力量和海纳百川的市场助推马铃薯主食化。

­  据了解,粮食刚需不断增长的同时,小麦、水稻等主粮却正受到资源约束和种植效益影响而面临成本不断上升、耕地空间缩小等增产困境。耐寒、耐瘠薄的马铃薯因适应性广而具有扩种、增产的巨大潜力;相较水稻等,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少,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健康需求和消费水平提升,富含营养的马铃薯也是健康食品的有益原料。基于这些原因,近年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提出和推进,希望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使其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  “近年国家对马铃薯育种、种植等方面的投入很大,也取得很好的成果。目前马铃薯品种很多,主要分为产量高、水分足、口感香脆的菜用薯,及干物质高的加工薯。我国已实现大面值种植并且适合加工薯类达到二十余种。”上海交大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王正武教授同时指出,市场上缺乏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的主食产品和相关的加工技术,也缺乏引导马铃薯主食消费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  据了解,目前上海与黑龙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来自北方黑土地的优质马铃薯原料,并通过高校科技创新和企业产业化协作研发适合长三角地区消费者口味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上海市在人才、科技创新以及经济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应该形成‘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加快形成一批成熟的加工技术并开发配套生产装备,带动全国范围内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及产业升级。”王正武教授说。

­  目前除了一系列技术突破,瞄准上海市场消费者喜爱的33种食品开展研发,上海交大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通过校企合作,目前添加马铃薯原料的花卷、馒头、面条、油条、月饼、蛋糕、曲奇、发酵饮品等约20个产品已走入市场进入百姓餐桌,企业到今年9月已实现销售额8609万元。

­  未来,上海交大团队还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持续改良马铃薯种薯的质量与产量,改善马铃薯相关产品的风味与口感;利用现代加工技术、现代储运与物流技术、现代包装技术,深入研究马铃薯及相关产品的采后生理及包装储运,提高储藏效率与安全性、延长产品质量保证的货架寿命,将更营养、更安全的食品推向市场;此外,对马铃薯所蕴含的天然植物成分和功能因子的深入研究、设备的改造和升级,以及马铃薯添加量界定与检测标准、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和完善工作等都亟待推进。

­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