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种酱油检查:超7成加增鲜剂 李锦记等29种不达标

中央电视台   2018-10-15 17:31

­  120种酱油检查:超7成加增鲜剂 李锦记等29种不达标

­  现在,超市中的酱油品种繁杂,除了传统生抽、老抽,还有海鲜、增鲜、菌菇酱油等,价格和普通酱油相差好几倍。传统工艺经谷物发酵制成的酿造酱油,是许多家庭的首选,图个味道纯正,吃着放心,然而,有些酱油生产企业在标签上标明是酿造酱油,实际上衡量酱油品质的核心成分却是零。那为什么这些酱油这么鲜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

­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发布的酱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20个酱油样品中,有29个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在钠含量超标、虚标营养成分等问题。

­  比较试验 29款酱油不符国标

­  在本次抽取的120个酱油样品中,有23个样品营养成分明示数值与实际检测数值不符。

­  标称B.B.牌一款儿童酱油样品;

­  标称李锦记牌锦珍生抽样品;

­  标称美味思牌本酿鲜特级生抽酱油样品;

­  标称珠江桥牌草菇老抽样品;

­  标称日本丸天生鱼片用配制酱油样品;

­  标称日本朝紫配制酱油样品,

­  以上几种品牌的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酿造酱油的核心成分是氨基酸态氮,这也是衡量酿造酱油品质的最核心指标之一。

­  一款标称宿迁市泗洪县华美调味品厂生产的蟹园牌红烧老抽,标签上显著标示着“酿造酱油”的字样,但经过检测,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01g/100ml,仅为标准最低限值的四十分之一,可以说约等于没有。

­  检测机构工程师 高帅:没有达到我国酿造酱油的最低标准要求,甚至就不能叫做酱油,它的标签上却显著标示着酿造酱油的字样。

­  超7成酱油检出增鲜剂

­  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发现,超7成酱油检出了增鲜剂,虽然目前我国并不限制增鲜剂在酱油中的使用,但专家指出,不排除有些样品是通过添加增鲜剂等来提高酱油的品质。

­  在市场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酱油品种非常繁杂,诸如海鲜酱油、高鲜酱油、草菇酱油、儿童酱油、生鱼酱油等名称不一而足。

­  这些标称为海鲜酱油、增鲜酱油、菌菇酱油的商品外包装上的配料表往往都标着一些与味精成分相同或类似的增鲜剂成份。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