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冷吃兔”在内多批次食品近期检出亚硝酸盐
一、选购场所要规范。请到规范经营场所选购腌腊、酱卤肉制品,如发现该肉制品色泽偏深红、乌红,应当警惕购买。另外,由于亚硝酸盐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难以从外观辨别,易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因此建议从规范场所购买食盐。
二、食品烹饪讲科学。为降低饮食摄入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对健康带来的风险,一是应购买新鲜的蔬菜,切勿采购腐坏或贮存过久的蔬菜,烹煮前,先把蔬菜清洗、剥皮或焯水,蔬菜切开或处理后应尽早烹煮、尽早食用,避免“吃剩菜”,未食用的蔬菜应存放在冰箱中。二是蔬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一般建议20天后再食用。三是若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应认真挑选原辅料。四是个别地区存在井水硝酸盐含量较高(俗称“苦井水”)的现象,若用这种水煮饭烧菜,请尽早食用,不宜存放过久。
三、均衡膳食忌偏食。欧洲食物安全局评估显示,在肉和其它食品中加入安全水平以下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影响广大消费者健康的。消费者大可不必因正常摄入而感到恐慌,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加以平衡,切勿偏食,每日不宜累计食用过多腌腊、酱卤肉制品、腌渍蔬菜。
四、特殊群体应谨慎。6个月或以下的婴儿最容易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影响,故应避免进食硝酸盐含量偏高的蔬菜(例如菠菜、甜菜),以及使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物(例如乳酪、腌腊肉类)。对亚硝酸盐较为敏感的群体,如葡萄糖六磷酸去氢酵素缺乏症患者,可能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尽量避免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多摄入。
四川省食药监局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如发现或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请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电话12331进行投诉举报。消费者如若出现皮肤黏膜呈典型的青紫色、口舌发乌、胸闷、恶心、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记者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