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才打核桃浆是怎么回事?央视曝光假冒伪劣饮品清单
负责人:“嗯!”
这家企业也将蛋白质含量为零的指标标注在了产品包装上。
除了用各种添加剂调配核桃露,记者调查时发现,还有的企业生产的核桃露是用花生酱来调配的。
饮料企业销售员:“肯定花生酱的量大,基本主要是这个花生酱来调。”
饮料企业销售员:“花生酱加得多一些。”
饮料企业销售员:“实话实说,核桃粉加花生酱。”
国家标准规定,核桃露或核桃乳是以核桃仁为原料,不得使用除核桃仁以外的其他核桃制品及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植物果实种子、果仁及其制品。这些企业为什么要用花生酱来代替核桃酱呢?
饮料行业从业人员:“花生酱便宜,你想想花生才多少钱, 核桃能有多少钱。”
枣庄市某饮料添加剂供应商:“1吨核桃酱7.5万元,不开税票。开税票8万,花生酱12元1公斤,合1.2万元每吨。”
原来,之所以用花生酱代替核桃酱,是因为花生酱的价格远远低于核桃酱。
山东枣庄金顺源食品有限公司徐经理: “打核桃浆,枣庄人说傻子才打核桃浆呢。”
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虽然是以花生酱为主,却还是要用大大的字体强调核桃概念。
饮料行业从业人员: “我们的定性就是在跟踪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
除了在产品类型上跟风模仿,有的公司在外包装上也是煞费苦心。产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只多了一个字;六仐核桃、还有六禾核桃。只是一笔一划的差别。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也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枣庄市旭日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杨经理: “矮罐的,也是仿六个核桃的,六个核桃一做矮罐的,今年这儿也做了。跟着明星转,它停咱就停, 它走咱就走。”
一些从业者告诉记者,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是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第97届全国粮酒商品交易会参展商:“这个好卖,能挣钱。”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陶鑫良教授表示,这种故意模仿他人知名产品的行为涉嫌违规。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陶鑫良: “实际上最后就是要以假乱真,也可能就是成本比较低的质量比较差的,来冒名顶替,归根结底它实际也是,想把人家的商誉转化成自己的商业资源。”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类型上偷梁换柱混淆概念,产品外包装上打擦边球,跟风模仿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这是一些企业跟风模仿某品牌的豆奶产品,生产出的豆禾豆豆奶、豆中豆豆奶、豆友豆豆奶、豆本豆奶。这些豆奶产品,虽然在包装上也用大字突出了豆奶字样,但真正的产品类型却并非豆奶,而是复合蛋白饮品、调制豆奶饮料、风味饮品等。
枣庄市奕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跟豆本豆几乎一样,几乎差不多,可以把它当豆本豆看。
记者:“咱等于是做个顺风车?”
枣庄市奕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 我们很感谢它。”
由枣庄初亢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模仿某品牌的小茗同学的小茖同学乳酸菌饮品,半个笔画的差别足以乱真。
枣庄市初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咱这个是小茖同学,这个是按照那个小茗同学来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