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小卖部的山寨饮料:豆本豆、露露、猴姑品牌均中枪
这些厂商对市场变化颇为敏锐。这些仿冒者往往会生产数十个单品,例如核桃露、八宝粥、果汁等,“哪个好卖就模仿哪个。”上述经销商说,他的一位合作伙伴也用自己的山寨生产线,在2016年山寨了当时热销的海之言饮料,而2017年又开始生产苏打水,只卖3元。“他把自己的商品品牌放得很小,把想要山寨的字体、商标放大。一年换一个商标,你又找不到他。”
虽然看起来是极易识破的“伎俩”,但山寨产品利润丰厚。
“2017年一年销售规模已经上亿元了。”河北亿旺食品的销售经理说。“靠模仿能做到1亿以上的规模已经半只脚踏入成功之门了。”
在距离这家工厂不远的晋州仁义村,还有好几家亿万食品的竞争者,其中一名竞争者最多一年只销售了7000万元,该家食品厂曾与蒙牛、六个核桃就商标侵权进入过法律诉讼程序。
不过英牛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半年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这家公司生产酷似红牛的饮料——金罐包装、包装图案为一只格斗的公牛。这个自称来自英国红牛授权的功能饮料,甚至还是爱奇艺体育的合作伙伴。
中国红牛的母公司华彬集团正陷入与泰国天丝医药集团对红牛商标授权的法律诉讼程序,有投机者看到了这个空档期的机会,成立一年多的英牛饮料公司就这么冒出来了。
英牛饮料还颇为高调地在浙江、河南、宁夏等卫视频道进行大面积广告,在产品包装罐上,也印着“爱奇艺格斗赛事官方合作伙伴”的字样。如果经销商想要批发,门槛1000件起批,同时随车赠送海报、帐篷、打伞、价格标签等物料。
英牛一位大区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自家品牌的口感仅次于红牛,比东鹏、乐虎都要受欢迎。从去年7月至今的半年多时间,这款饮料在四川、重庆、河南等全国重要城市做到了1亿元。这位经理透露,尤其是县域级别的城市以及下面的乡镇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额。
“拿货价一件(24罐)80元,随车支持10个点(1000件赠送100件)”。这俨然已经是一个品牌商的套路,在终端零售店,英牛售价6元,与红牛持平,而红牛的批发价多在110-120元之间,算下来,经销商从英牛一件就可以多赚30元以上。
经销商们也不必担心侵权的问题。生产商往往会告诉他们,“你只需要负责铺货,海报该张贴就张贴,品牌问题有公司呢,即便有人起诉,也有总公司去对接,不会找你麻烦。”至于品牌,他们的理由是品牌以品类命名没毛病,“你可以叫杏仁露我也可以叫。”
在一个商标注册平台上,“九个核桃”、“七个核桃”都处于正在申请状态。
这个平台的客服告诉界面,国内打擦边球的商标非常多,“想要打擦边球现在不是很好注册,但是可以购买已经注册好的那些(擦边球)商标。”该客服表示,商标注册证下来需要14个月的时间,而且商标申请有3个月的盲期,这期间很容易被驳回,着急生产的企业会选择直接购买。
北京律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吴萌经手了许多涉及商标和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他向界面新闻普及了这山寨产业其中的关键点——商标分为未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是否将自己的商标申请注册,是企业自主行为,而不是法律强制性规定。
尽管《商标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而食品不属于必须取得“注册商标”才可以销售的商品。所以会有一些食品生产商在尚未取得注册商标之前,就在自己的产品上印制了商标并投入市场销售。
“一个商标从提交注册申请到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耗时较长。”吴萌说,如果期间有人提出异议,时间更加漫长,这会使有些商标长期处于“注册中”的状态。而食品类产品的商机和市场瞬息万变,所以会有食品厂商一边进行注册商标的申请流程,一边使用“注册中”商标。
亿万公司、英牛等公司工商资料显示,其商标大多数属于正在申请的状态,有的则显示“等待驳回通知发文”,意即注册未成功。
但英牛上述经理并没有在担心自己的商标事宜。
“奥瑞金(为红牛提供包装的上市公司)能给我生产,说明我的资质肯定没问题。我们现在给奥瑞金一下单就是1000万的单子,红牛没了你喝啥?反正有的是人喝。”
大品牌在对付这些山寨产品显得有些被动。
作为公关人员,彭晓霞这几年去的最多的地方竟然是法院。她是江中集团猴姑事业部负责外联的人员,相处最多的却是和法务部门一起到各地与侵权江中猴姑的企业对簿公堂。每次都身心俱疲但又必须维权。
江中猴姑饼干2013年11月推出之后,年底一个叫三九企业集团的河南企业就推出了999猴菇饼干。“2015年年底,山寨、假的猴姑产品在市面上已经有100多个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