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自制食品存安全隐患 部分商家自行判断保质期

北京青年报   2018-02-12 10:10

  年关将至,一些风格独特的伴手礼逐渐在网上走热。其间,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出售自制食品的商家会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作为卖点,向买家进行推销。但不少网售的自制食品其实暗藏安全隐患。一些售卖商家承认,他们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保质期也是根据经验自行判断。

  买家在评论区展示“三无”百香果原浆“爆炸”现场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很多自制食品的商家不具备专业的设备及专业制作知识,导致这类“三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这些“三无”的自制食品,一旦发现问题,因为缺乏生产方的信息,维权的难度会比较大。对此,专家指出,网上购物平台应加强对“自制食品”商家的监管,同时,消费者应增强鉴别、判断自制食品安全隐患的能力。

  事件

  “自制食品”网上走热引关注

  一些自制食品,打着“纯天然”的旗号,日渐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但自制食品是否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众人争议焦点。

  近日,一篇名为《有哪些食物,为了健康你一定不吃》的帖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帖文中提到,有网友在淘宝上购买了“现挖的百香果原浆”,到货后发现瓶子膨胀,打开时果浆喷洒一地。此外,帖文中还提到,这类自制食品没有正规标签、配料表、保质期、营养成分等,质疑其为何能在网上购物平台公开售卖。

  帖文内容随即引发众多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自制食品不会添加防腐剂,原材料更加优质、新鲜,总体来说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一些卫生问题,只是偶发的、“小概率事件”。也有网友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自制食品在生产时无法保证卫生,而且储藏和运输环节中,如果没有做好杀菌和冷冻,也会引发食品变质,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日本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 仅20.
  • 美国务卿:将视俄提出的和平协议备忘录决定
  • 我国多举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