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前需要特殊照护 “优逝”服务动力不足
民营医院遇到阻力
运营成本主要是房屋租金、人员工资以及水电费等,特别是最近几年,人工成本上升很快
与公立医院缺乏动力相比,民营医院的临终关怀服务则是运营艰难。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在选址时就遇到很大挑战,到现在先后搬了7次家,其中4次搬家都是因为周边居民的抵制。
李松堂说:“附近居民不理解、不接受临终关怀医院,认为医院经常有老人去世,去世后要办丧事,动静大,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还有些居民认为晦气,要求医院搬走。”如今,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搬到了朝阳区东部的管庄。记者来到该院采访,发现这里地理位置偏僻,附近居民较少。
上海等地也发生了多起因修建临终关怀医院而被居民强烈抵制的事件。专家分析,居民抵制临终关怀医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对死亡存在认识误区,有忌讳,认为死亡不吉利,会影响自己和家人的运气;二是认为社区附近建临终关怀医院会引起房价下跌,给自己带来损失。
目前,临终关怀医院基本都建在偏远郊区,家属去探望不方便。专家表示,从资源集中优化的角度看,大型临终关怀医院应建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小型临终关怀医院应分散在社区,这样才能更加方便老人住院和家属探视。
李松堂介绍,临终关怀医院挣不到钱,如果长期亏损,就难以维持运营。目前大部分临终关怀医院都是一级医院,有关部门规定一级医院不能超过100张床位。实际情况是,临终关怀需求很大,医院规模太小,无法满足需求。但医院要想拥有100张以上床位,就必须成为二级医院,这要求有好的设备和经济实力。而很多民营临终关怀医院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北京的临终关怀医院一般每月收费5000—6000元,包括护理费、药费、检查费。如果在大医院,光护理费就不止这个数。临终关怀的治疗费用,医保不能报销,加剧了医院的资金流动困难。“就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而言,政府没有税收优惠,也没有财政补贴,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李松堂说。
李松堂介绍,临终关怀医院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房屋租金、人员工资以及水电费等,特别是最近几年,人工成本上升很快。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护理人员的工资在4000—5000元之间,远低于三甲医院的工资,一些护理人员为了获取更高收入,跳槽去了别的医院。医院每年需要招募新人,重新培训。
“临终关怀医院由于没有标准,比较混乱,良莠不齐。”李松堂说,有的临终关怀医院为了多挣钱,明知患者已经进入临终阶段,还使用昂贵的药物、进行检查和ICU救治,让患者每月多花费好几万元,“这就不是临终关怀服务了,而是过度医疗。”(记者 申少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