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东北雪乡宰客:急功近利“赚快钱”自断买卖

人民日报   2018-01-04 08:57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最近,一位驴友在网上吐槽和家人去黑龙江雪乡旅游的经历(雪乡雪掩盖不掉纯黑人心网贴):提前半个月订了两晚房间,因当地人气火爆,店主嫌房间卖便宜了,要求他们第二天就退房,顺带说到了物价高企、强迫消费等问题,引来不少网友讨论。

  事发后,雪乡旅游管理部门主动联系上这位驴友,并及时对涉事旅馆进行了检查。因为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店家被处以5.9万余元的罚款。主管部门的态度和行动,无疑是对雪乡旅游名片的最好维护。我们也希望,进入旅游旺季,雪乡会以更严格的旅游服务标准来要求自己。(》》》黑龙江雪乡宰客

  然而,窥斑见豹,对于很多早已名声在外的景区来说,要实现“游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升级,要补的短板还真不少。

  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从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到景区餐饮店漫天要价、住宿宾馆为利毁约,近年来,国内部分旅游景点的服务供给质量一直在低位徘徊,这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的美好期待形成反差,可以说是行业发展不够成熟的体现。“李白游不起,徐霞客也要变宅男”,从网友的戏谑中,不难看出大家对国内景区票价高、服务差的诸多不满。

  要鼓口袋,先赚口碑。这个浅显的道理,相信谁都懂。可问题在于,不管是景区经营者,还是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的提供者,一旦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容易滋生出“你爱来不来,反正总有人来”的心态,开始急功近利“赚快钱”,做起让游客“永远不想再来”的买卖。尽管短期内还是能实现可观的经济创收,但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将更多回头客、潜在游客挡在了景区门外。为什么每到节假日,很多人宁愿出境游,也不愿去国内的某些知名景点?除了担心人挤人,对配套服务、管理措施跟不上的考虑,恐怕也是重要原因。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