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送红包活动热情不减 这些陷阱容易掉进去

长江商报   2017-12-12 08:41

  ◎提醒

  “剁手党”必看 “双12”这些陷阱容易掉进去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 通讯员 李斌 殷峻)一个便宜三个爱,但是安全又便宜才是王道。今天就是“双12”,湖北省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防范网购风险;同时提示广大经营者自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诚信经营。

  对于商家各种促销,“剁手党”们要擦亮双眼。

  辨真伪,选“正规网站”

  消费者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认证的电商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查看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是否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工商红盾图标),以及工信部ICP/IP许可证号或备案号等。上述标志或信息应能点击打开并了解到该网站或企业注册、许可、备案等翔实、全面的信息。

  查信息,防“刷单炒信”

  消费者在网购时,通常都会查看商家的店铺销量和好评率。但需提防不法商家通过刷单炒信蒙骗消费者。如果单纯凭高销量或好评等信息而选购,这样往往容易上当。消费者可以将网店成交量和评价内容比对后进行综合判断。既看带有商品实拍配图的评价,也着重看中、差评内容,这样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忌“冲动”,拒“虚假宣传”

  购物中,不要轻信最低价宣传。零点秒杀、全网最低价、史上最大折扣、赠红包、送赠品、满减、抽奖等促销宣传吸引消费者,难免让消费者动心,但有些商家会借机虚标原价或抬高商品原价后再打折,折后价甚至比活动前价格还高。

  因此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可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低折扣迷惑,防止价格猫腻,在购买商品时应提前注意商品价格,如果商家有保价的承诺,建议截屏保留证据。如消费者发现商家有此类问题,可以凭留存的证据,向工商部门举报。

  留证据,及时维护权益

  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屏、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送货单等。“双11”很多消费者投诉商家不履行当时承诺,但是维权时却缺少证据,导致维权困难,建议“双12”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注意留存商品页面截屏,保留商品优惠信息及赠品清单。

  同时,商品签收时要亲自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卖家联系。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的投诉居高不下,部分投诉是由于签收时检查不仔细,之后再发现商品问题卖家不予承认,所以在签收时应仔细检查商品,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如果产生纠纷,在与卖家、网络交易平台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平台或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工商机关将及时受理,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小贴士

  购买的商品

  迟迟没有收到怎么办?

  如果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迟迟没有收到,可以在自动确认收货前3天,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时间。

  遭遇快递延误,消费者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按照《快递服务行业标准》规定,同城快件彻底延误时限为3个日历天,国内异地快件为7个日历天,国际快件则是10个日历天。当快件出现延误时,如果延误时间超过了彻底延误时限,消费者可以视为快件丢失,要求快递公司赔偿。

  其中信件丢失按服务费2倍赔偿,包裹原则上按照保价实价赔偿,没有买保价的包裹将按照具体服务资费的5倍进行赔偿.对于商家延迟发货,不少电商平台也都有相关规定,如天猫规定买家付款后实际未在72小时内发货的(特殊商品或另行约定时间的除外),商家的赔付标准是商品实际成交金额30%的天猫积分,最低不少于500积分,最高不超过50000积分。(记者 陈妮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每日475.52元!最高检公布最新侵犯公民人身
  • 广州一女子家被12台空调外机包围:白天热浪
  • 深圳千万豪宅两次遭水淹 积水深度超过20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