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治疗仪体验馆:称包治百病 高价卖老年人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2016-12-02 16:48

­  大肆鼓吹疗效

­  记者观察发现,这类体验式营销的模式如出一辙,对第一次前来体验的消费者,体验店都会重点“照顾”,除了安排专门的座位外,还会对其进行所谓的健康交流,用展板等进行授课,反复灌输产品的好处,声称是来自国外的进口仪器。同时,也会鼓动前来免费体验的老年人现身说法。

­  在“瑞齐宁白寿体验会馆”,店内工作人员向在场的老年人介绍说,售价3.03万元的白寿高电位治疗仪主要是借助生物电来补充人体磁场,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的作用。白寿高电位治疗仪已经有88多年的历史,并且没有一例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  工作人员一边讲解治疗仪的各种功效和案例,一边点名让老年人分享效果。一位老年人称之前血压是170,使用治疗仪后血压降到了140。听完老年人的讲述后,一旁的工作人员适时地提出让在座的老人们给予鼓掌。若有老年人质疑产品价格太贵时,工作人员就以“看上去是贵,但健康无价,投资很值”来应对。

­  工作人员随后还举了一位老年人腰不好的例子,并在现场一瘸一拐模仿起了病人走路的样子。模仿完毕后,他直起腰大声地对在场的老年人说:“刚开始她只能走20米,用治疗仪做了5个月,现在可以走5公里!”

­  免费体验现场。大碗

­  在北京雅士利健康管理公司体验现场,前排4个座位专门为新来的老年人预留。台上,一名女性店员利用大屏幕讲课。台下,近30名老年人每人连接上一台仪器,手里紧紧握着所谓的连接器。

­  涉嫌虚假宣传

­  除了打着免费的旗号揽客之外,推销员还夸大医疗器械的功能,有的更是信口开河,声称“包治百病”。

­  瑞齐宁白寿体验会馆提供的资料称,白寿高电位治疗仪是进口的第三类物理治疗的医疗器械,通过产生类似自然界的交流电场,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体液系统,激活细胞活性,增加全身及局部血液流量等,提高人体固有的自然免疫力和自愈力。

­  记者看到,白寿高电位治疗仪标注有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261103号。记者询问治疗仪是否对耳鸣有用?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答复“太管用了”。记者询问治疗仪能否治疗高血压?工作人员说,“肯定管用,血管堵了,通道狭窄了,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以改善血液质量,把垃圾清理出去。”

­  “人没电就死了。”工作人员说,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生物电在不断流失的过程,治疗仪能补充生物电,“有些老年人使用后,脑梗、腰椎、胃糜烂、乳腺增生、血压和睡眠都改善了。”

­  在销售韩国“QuantumPrime低频治疗仪”的公司,工作人员给记者号完脉后称,该公司销售的治疗仪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还有腰腿疼、脑梗后遗症。“80岁的老人得了白细胞减少症,使用了8个月后,白细胞生产了1500。6岁的孩子脑瘫,使用了二十几天,状况变好了。”

­  这些医疗器械是不是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可以治疗各种疾病?11月25日,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261103号显示,高电位治疗仪的生产厂家是江苏苏州一家公司,适用范围“用于头痛、肩膀酸痛、失眠、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证书有效期至2016年8月16日。

­  北京雅士利健康管理公司宣传的韩国QuantumPrime低频治疗仪标注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第2264364号,适用范围只有“用于疼痛的缓解”一项。

­  记者搜索发现,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康复科主任陈丽霞表示,高电位治疗仪对失眠、便秘、疼痛等有辅助治疗作用,治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清除血内垃圾的说法,无科学依据。

­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高电位治疗仪分为家用和医用两种,销售人员宣称的“生物电场”,实际上就是一种静电场,“大部分医院都没有这一项,有的仅仅是日常医疗中的辅助手段,而且长时间身处静电场的环境下可能对人体有害。”

­  ●专家提醒

­  “免费体验”是陷阱

­  近日,江苏省食药监部门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药监部门备案,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白寿高电位治疗仪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韩国QuantumPrime低频治疗仪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在实际销售中,如果销售者夸大医疗器械的功效,超出批准的功能范围,属于夸大宣传行为。

­  “免费体验”兜售医疗器械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四川少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表示:一是免费体验切中老年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商家用这种营销手段很奏效;二是一些商家不具备销售医疗器械的资质,为了逃避监管,打“擦边球”变相销售产品。曹毅认为,这类商家的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涉嫌误导消费者和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应及时对这种现象进行治理,加强监管,切实保护中老年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记者田珍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