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电商沦为事故车销售渠道 迷局咋破?

钛媒体   2016-12-02 16:48

­  这种专业的造假手段,一般买家根本无法判断。

­  “实际上,现在年轻人的思维已有了改变,与其花10万买个新车宝来,不如用15万买个二手宝马”,周瑜认为,年轻人对二手车已不再那么抵触,也没有了那些“洁癖”。

­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无法确定这辆宝马有无猫腻”,用周瑜的话说,用户对行业的不信任,正是二手车领域最大的痛点。

­  正是因为这种“信任缺失”,就注定了目前,线下和线上两种模式,将并驾齐驱。

­  一般用户买一辆车,还是喜欢在线下亲自“验车”,这种对实物的“触摸感”,可以抵消一些心理的“不安全感”。

­  而互联网销售平台,只有汽车的照片、文字、报价,很难判断车况。

­  某互联网二手车电商CEO曾透露,二手车电商正在成为“事故车”的主要销售渠道。

­  而这在行业中,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  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定价随意,导致二手车市场的混乱和水浑。

­  除了信任问题,二手车市场还被限迁政策束缚。

­  所谓限迁,是指外地一些排放标准低的车辆,不允许迁入本地。

­  虽然在年初,国务院要求取消限迁政策,但在地方,响应者寥寥。

­  很明显,各地都对自己的汽车市场有“保护政策”,都不希望外地的狼进来抢肉吃。

­  可见二手车销售电商有多难——本来是一个全国的电商平台,生生被切割成区域性交易平台,交易量大打折扣。

­  无论是行业环境还是相关政策,中国二手车市场都处于草莽阶段。

­  “规则的建立,需要巨量资金投入和市场培育”,周瑜看到的行业现在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横冲直撞,却又独木难支。

­  突围之道

­  自1990年,美国二手车的年销量稳定在4000到4500万之间,是新车销量的三倍左右。

­  美国二手车市场如此繁荣,殊不知,在此之前,他们同样出现过事故车欺瞒消费者,重新倒卖入市场的混乱状态。

­  美国的整顿方式是,制定二手车质量检测认证标准,为每一辆车建立车况档案,强制二手车过户检测。

­  对于二手车经营主体,也有严格资质要求,一旦发现买卖事故车,将取消从业资格,并永远被列入黑名单。

­  用强制手段,美国二手车市场变得透明、标准、规范。

­  “中国也需要标准的建立,法规的健全”,周瑜认为,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春天,那时候才会真正到来。

­  当然,野心勃勃的互联网玩家,一定不会枯坐着,等待行业春风,他们必然提前布局,趟水过河,寻求突围之道。

­  周瑜将二手车和二手房做了类比:新房市场由万科、恒大等开发商把持,二手房是链家等中介的天下。

­  “链家最初也是提供二手房信息,最终慢慢发展为专业的二手房中介商”,周瑜表示,其中关键是,如何获取用户的信任。

­  对于瓜子、人人车而言,已经完成了第一步,通过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车商吃价差的红利逐渐消失;但用户的信任,还需要慢慢经营积累。

­  “二手车的交易、过户最终还是要落到线下”,张博指出,“未来,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或是2C领域的突围之道;否则,就只能沦为信息集散地。”

­  其实,除了2C,还有一种2B的模式——以车商为突破口。

­  线下车商,在二手车销售领域地位依旧难以撼动,比如北京的“花乡二手车市场”,时间久、规模大,“2013年二手车过户交易量45万辆”。

­  似乎线上平台的火热,也没太大影响线下平台的销量。

­  一些玩家也开始注意到了这点,线下市场目前不可放弃,于是开始与二手车商合作,来做分期贷款。

­  周瑜也正在如此布局。在他看来,与车商的合作,一是风险比个人更可控,二是在打通各地车商渠道后,二手车资源便可在内部快速流通。

­  而汽车融资租赁,是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模式。

­  张博指出,和传统金融产品相比,汽车融资租赁门槛低、潜力大,还有各种政策优惠,“天时地利”。

­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大众、上汽通用、丰田等传统汽车金融机构,也开始涉足二手车市场,提供金融信贷产品。

­  巨头杀入,互联网金融玩家恐怕需要挖得更深、做得更细,才能在二手车红海市场搏杀。

­  二手车行业,走得步履维艰。

­  政策空白,标准缺失,让刚掀起的浪潮,生生拍到沙滩上。

­  人们开始清醒,互联网似乎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药,不能对所有行业问题都可进行“降维攻击”。

­  最终落地,还是需要行业回归现状,金融回归核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