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宝“赚利差”之殇 转型步履维艰

北京商报-岳品瑜   2016-11-29 09:35

  凭借激进的营销方式,网贷平台借贷宝成立一年多,给市场递上一份超过800亿元交易额的成绩单。其中,此前备受质疑的“赚利差”功能“功不可没”。不过,由于11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点名借贷宝超越监管红线,借贷宝次日火速下线了“赚利差”功能。分析人士表示,失去了助推交易额的“赚利差”功能后,借贷宝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发展之路,包括是否坚持“熟人借贷”模式。

下架“赚利差”

  11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根据不久前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监管新规,就部分P2P平台的具体落实情况展开调查。 根据央视调查结果,北京华赢凯来公司、象山天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借贷宝等平台存在违规现象。其中,借贷宝在借款额度上明显超越红线。此外,不少人利用借贷宝做着借入借出赚利差的生意。

  在报道出来当晚,借贷宝便火速回应称,公司已于早前决定取消“赚利差”功能,并下调借贷额度(个人用户借入额度不超过20万),以符合《暂行办法》的要求。“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当前平台还处在12个月的整改过渡期中,目前取消“赚利差”的方案已经确定并正在进行技术开发。因开发尚需一定时间,在完成开发后,我们将尽快上线新版本,确保过渡期内整改完毕。同时我们也在研究临时关闭“赚利差”功能的技术方案,做尽快上线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5日,借贷宝方面直接下架了赚利差功能,目前官网以及APP上均未能看到“赚利差”字样。借贷宝App“赚利差”功能页面显示该功能已关闭。

  与此同时,借贷宝还下调用户借入额度,点击“借钱”,页面显示当前可借款额度为20万元。

质疑声中成长

  实际上,“赚利差模式”一直备受质疑。据悉,借贷宝运营模式是“熟人借贷”模式,服务于熟人之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即无论借款还是投资,都是在朋友之间,信用判断交给用户自己,而且平台本身不对借款担保。自去年8月以来,借贷宝砸下20亿元巨资启动营销推广活动,由于极具“诱惑性”的奖励条件让大量用户卖力做起了推广,这在前期确实为借贷宝积累了不少用户。根据借贷宝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借贷宝成立一周年,平台注册用户1.28亿,累计交易额800亿元,单日交易峰值10亿元。

  不过,在激进营销方式下,这种熟人借贷模式开始“变味”,滋生了众多靠利差挣钱的中介,并频频出现女大学生手持裸照拍摄,将照片作为借款抵押的事件。

  一位借贷宝用户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很多时候借款并不是通过熟人借贷,而是在微信群或者QQ群里发布借款信息,想借多少钱、什么时候还、利率多高,这些条件谈好后在借贷宝上互相添加好友。

  另外,在激进营销下,还滋生了众多靠利差挣钱的中介。这些中介通过借入低成本资金然后在平台上放贷,因为放贷的资金收不回来,导致被动逾期,加上平台高额的管理费,欠款越滚越大。据了解,目前有不少中介逾期金额高达百万元,但是平台与这些风险产生隔离。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