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三年兴亡史:从集体狂欢到万劫不复

PingWest-范俊杰   2016-11-15 09:31

野蛮生长

  趣店集团的前身趣分期成立于2014年3月,最初的业务模式就是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在校学生只需要在平台上实名注册,通过验证后即可获得信用额度,在趣分期自营的电商平台上分期购物或是直接取现借款。

  趣分期并不是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中最早的创业公司(用其创始人罗敏的话说,他们“比友商晚了8个月”),却是跑得最快的那个。成立之初,他们像国内大多数电商和其它校园网贷平台一样依靠促销吸引用户,价格与市场价持平,部分商品还能享受免息优惠。但这种保守的方式没有帮助趣分期打开市场:一来线上流量难以获取,二来学生对于这类创业公司尚抱有警惕之心。

  如果把趣分期的发展轨迹绘成一条低开高走的曲线,那么这个时期就是线条左边平缓的一端。由平缓转向陡峭的拐点出现在2014年七八月份:趣分期迅速从全国10个城市扩张到300个城市,雇佣大量地推人员进行地毯式推广。

  这一策略带来了可观的用户增长并引得竞争对手纷纷效仿,也开启了整个行业的过山车之旅。

  X来自一个三线城市,是他所在学校趣分期的第一个注册用户。他正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这些校园网贷平台。2014年年末,还在读大二的他在校园里看到了趣分期的传单,主动注册并购买了一台售价3000元的智能手机。X选择的是分9期付款,连同手续费总价约为3200元,平均每月还款不到400元。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

  “像iPhone、vivo这样的热门而且售价比较高的手机,在趣分期上都可以免息分期买到,而且售价也不会比其它渠道高。”X说。他还款及时,算是趣分期上的优质用户。

  学生想要获得信用额度分期消费必须经过“面签”。不同公司的面签流程大同小异,平台工作人员会前往学生宿舍找到注册用户本人签订授信合同,需要学生以宿舍为背景举着身份证拍照,同时填写宿舍室友、学校辅导员和父母的联系方式作为保证。工作人员将信息上传到后台后,平台运营的呼叫中心会随机抽检打电话核实信息。如果信息确认无误,最短一天之内即可放款。

  大部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这张授信合同的份量。整个过程中,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一张纸上填写联系信息,并签下自己的名字。

  负责上门签约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本校和附近学校的学生兼职。面签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他们更喜欢做另一件事:到学校宿舍楼挨门挨户推广,拉拢学生当场完成线上注册和面签。

  X在完成了那次购物之后也加入了兼职地推的行列。他上的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学业压力不大,比起上学,他对兼职赚钱更上心。X很快发现了做校园代理这条生财之道。

  趣分期在每个城市都设有一名城市经理,每所学校有一到两名校园经理。城市经理薪酬由每月的基础工资、绩效奖励和公司补助组成,而校园经理等一线地推人员多劳多得,按注册人数赚取提成。系统派单地推人员上门面签能拿到10元签单费,而说服一个新用户注册就有50元的推广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标准是70元)。分期乐、优分期、爱学贷等同类平台的提成模式大致在同一水平。

  “据说河北、天津那边有人一天能签100多单。”X说。如果按每单50元的推广费计算,一个兼职地推的在校生每天可以拿到至少5000元的提成。

  这种明显不正常的奖金激励所产生的巨额推广支出,买单的自然是它们背后的投资方。以趣分期为例,从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的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它总共完成了7轮融资,其中包括2016年7月份金额高达30亿元的Pre-IPO轮融资。在报表上快速增长的用户数据和现金流面前,投资人选择了纵容。

  烧钱换市场——这是一场典型的互联网式扩张。学生们更容易地买到了昂贵的商品,一线代理获得了高额提成,创业公司拿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资本方的账面回报随着项目估值水涨船高……

  所有人似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人觉得哪里不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娄底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立场坚定!张善政表态拒改中正路名称、移蒋
  • 民进党议员爆赖清德常和罢团开会 中国国民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