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和药业IPO亮红灯:遭遇假药风波 上市泡汤?

北京商报-董亮   2016-11-14 09:23

  由于涉嫌生产假药而被举报,让闯关IPO途中的圣和药业遇到了大麻烦。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被贴上“生产假药”的标签,圣和药业的上市梦将化为泡影。而深陷“被举报风波”的圣和药业问题远不止如此。由于存在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圣和药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亳州千草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亳州千草”)曾在2014年被安徽省食药监局在“违法行为曝光”栏目中曝光,而这难免让投资者对圣和药业最终的产品质量感到担忧。不仅如此,圣和药业在主打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连续下滑的情况下仍“疯狂”扩产的行为,也被认为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

一封举报信引发的风波

  据报道,今年8月10日,江苏省食药监局收到圣和药业涉嫌生产假药的举报信,该事件的举报者自称刚刚从圣和药业辞职,举报者爆料称圣和药业包括使用过期中间体用于药品生产,且该中间体的提取过程亦违反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明文规定。

  上述知情人士爆料称,该批次中间体为中药提取物“健胃愈疡浸膏”,总量超过1400公斤,已于2015年8月过质保期。但圣和药业在2016年6-8月仍将其中的1300公斤用于“健胃愈疡片”的药品生产。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规定,中药提取物应当由生产企业在自己符合要求的GMP车间中制备提取,但该批次中药提取物实际上是圣和药业委托第三方厂家提取,违反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规定。

  “继银杏叶事件之后,现在已经不允许第三方提取了。圣和药业委托第三方厂家提取违反了相关规定。”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就是采用中间体做原料用于生产化药产品,然而中间体过期了的话,肯定算是生产假药。

  史立臣还表示,如果圣和药业涉嫌生产假药的事实一旦成立,那么使用过期中间体生产的产品,该产品生产线的GMP证书也将被没收。如果用于生产的产品是圣和药业的主销产品,那么整个公司的主营业务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一旦被列入部委或者省份的黑名单中,企业在参与招标的时候是没有资格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