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变味:学姐骗学妹进“传销”刷单组织

北京晨报   2016-10-31 10:10

长春七高校近80人被骗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校园贷”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最近一年,“校园贷”在吉林长春市的一些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在校生向央视记者反映,一些人利用“校园贷”设计骗局,导致许多大学生被骗。

掉进骗局 “刷单”被迫用校园贷

  今年3月,正在吉林动画学院上学的小李萌生了做兼职的想法,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份做刷单的兼职,并号称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在同学的介绍下,小李认识了刷单业务的老板申季阳。小李被告知,所谓刷单,就是用学生身份通过分期购买手机的网络贷款平台买手机,帮平台刷业务量。

  当天,小李签下一张劳务合同,合同上约定,刷单一笔的报酬是100元,3个月一结。签完合同后,小李被申季阳和网贷平台的业务员带到一家手机店。

  小李说,给我注册了网贷平台的账号,然后签了一个网贷合同,全是零首付。

  小李在两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了款,把钱交给了申季阳。加上之前分期买手机的钱,小李连本带息总共贷了6.9万元,每个月要还款5500元。

  申季阳为小李转账还了3个月贷款,但是承诺给小李的报酬一直没兑现。当小李催促时,申季阳就要求他带其他同学出来做刷单,否则不给钱。

  小李说,他跟我说,我带够5个人,就把佣金给我,另外给我一个人1000元的劳务费。尽管受到恐吓,小李还是拒绝了带人做刷单。此后,申季阳就中断了为他还贷,电话不接,人也不见了踪影。

  接踵而至的,是网络贷款平台的催款电话和短信。

  小李说,平台说如果不还款,就等着法院起诉。稍后又说已经对小李提出起诉。

  万般无奈之下,小李联系了有同样遭遇的同学,建起了微信群。很快,其他几所大学的学生也陆续加入,大家被骗的方式如出一辙,而矛头也指向同一个人——申季阳。

  大学生小李说,一开始我以为就十几个人,没想到范围越查越广,涉及到了很多所大学,被骗人数也达到了快80人。

  微信群中的被骗学生涉及长春的7所高校,大多是入学不久的大一或大二学生,贷款金额少的一两万元,多的则高达十几万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日本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 仅20.
  • 美国务卿:将视俄提出的和平协议备忘录决定
  • 我国多举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