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变味:学姐骗学妹进“传销”刷单组织

北京晨报   2016-10-31 10:10

还贷惊魂 催款信充满侮辱恐吓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学生们接到的催款电话此起彼伏。

  多名大学生提供给记者的催款短信中,充满着侮辱和恐吓之词。有的威胁学生再不还钱将被羁押至看守所,有的编造假的法院开庭审理信息,有的群发短信到学生的通讯录联系人,号称“你想出名很容易”。

  王女士家住沈阳,女儿在长春上大学,她曾接到过女儿的哭诉电话。

  王女士说,他们会盗取孩子的通讯录,另外一个就是在学校的贴吧里把孩子的照片贴上,甚至发短信说孩子犯了诈骗罪,又说收到什么立案通知书,我觉得这些事做得有点太卑劣了。

  有几家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还会不断打给学校办公室和辅导员老师,向他们施压。在压力之下,不少学生开始被迫还贷。王女士现在已经开始为女儿分期偿还近6万元的贷款。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小刘,为申季阳先后申请贷款14万元。申季阳消失后,催款电话反复打给他在农村的父母,称要上学校讨债。无奈之下,小刘父母只得外出打工,为孩子还贷,每个月要还近5000元。

  大学生小刘说,家里没招,只能把钱先还了。毕竟我在这儿上学,家里也是怕我出事。

  今年8月,大学生们向长春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报了案。今年9月21日,警方正式对申季阳诈骗案立案侦查,学生们提供的警方受理案件登记表显示,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记者试图联系警方了解案件进展,但警方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新闻分析

“校园贷”

为何能骗人?

  一个并不算高明的骗局,却让这么多大学生受骗上当。除了大学生们涉世未深,背后还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吉林动画学院的小韩,是最早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学生之一。他在被骗的同时,也将4个信任他的同学带入了刷单骗局中。

  靠着这种同学间的互相许诺好处的方式,像滚雪球一样,受骗人数不断增加。而这个涉及人数庞大的骗局,从组织者到被骗者,形成了金字塔式的4个层级。

  除了信任熟人之外,学生们也坦承,之前他们做过的网购刷单兼职,也是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挣点零花钱,因此并没有警惕。

  大学生小李说,贷款6万元说给10%就是6000元,我刚踏入社会,6000元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多了,有点见钱眼开的性质。

  受骗学生告诉记者,申季阳曾经在网贷平台工作过,和一些网贷平台的业务员很熟,而这些平台的业务员为了保持业务量,也一直与申季阳联系密切。

  小韩说,有了这一层关系,门槛本就很低的网贷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据记者统计,受骗学生中,涉及到的网贷平台有20多个,每个学生少则用到两三个,多的有六七个。据央视报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每日475.52元!最高检公布最新侵犯公民人身
  • 广州一女子家被12台空调外机包围:白天热浪
  • 深圳千万豪宅两次遭水淹 积水深度超过20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