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小课堂】如何规避种种消费风险?

央广网   2016-10-31 09:58

­  经济之声:在短期摊位上买到不靠谱的商品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  胡晓:展销会往往会宣称,我们是厂家直销的便宜正品等,消费者一看和正价商品相比较确实划算很多,就决定购买。但是展销会又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短期的,等到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问题时,又找不到商家了,所以这种消费纠纷也是层出不穷。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如果消费者在展销会和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  但是在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的租赁期期满以后,我们应该去找谁呢?我们也可以找展销会的举办者和柜台的出租者,并要求他们进行赔偿。但我们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了心怡的商品,我们一定要证明我们是在什么地方购买的,尽量不要进行现金结算。如果是现金结算,我们一定要要求它开票,然后保管好我们的购物凭证。

­  还有一类情况是什么?有的消费者在参加展销会时,看到了非常心怡的货物,但是货品又缺货、断货,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付少量的定金,尽量不要支付全款。我们建议通过订金加尾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货品本身有没有关于它质量瑕疵的说明。总而言之,我们还是希望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还是要综合考虑卖家的信誉。

­  经济之声: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遭遇强制消费该怎么做?

­  胡晓:老人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无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维权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多老人也觉得就自认倒霉,花钱消灾吧。老人家在参团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种是被导游带到一些不正规的地方进行购物。第二种就是被导游误导去购买一些价高质次的商品。还有一些更加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你不买东西,导游就不带你继续玩了。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规避这种不愉快的情形的发生?首先,我们要看清楚合同,尤其是涉及到购物的条款。第二,我们要谨慎参与这种低团费的旅行团。第三,子女在老人家去旅游前可以给老人家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此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参与了购物,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我们都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凭证

­  值得欣喜的是国家旅游局已经把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合并成了旅行社条例。这也在向社会媒体征求意见,条例的草案对于这种不合理的低价游和强制购物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旅行团的消费会更加透明、更加安全。

­  经济之声:现在房市越来越火爆,有消费者十年之前买了房子,但是因为卖房人一直没有给办房产证,所以十年之后卖家突然反悔,要把房子收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卖家又该怎么办?

­  胡晓:房市越来越火爆,所以卖房人违约的情形也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房主为什么要反悔呢?因为他想获得更高的价格,如果你跟我就签了一个订金合同,我无非只需要给你返还双倍定金。如果我卖给第三方,可能它给我的差价就远远超过了我应当承担的损失。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陷阱在哪儿呢?我们去买了这个房,最后人家告诉我们,这个签名的人根本不是房主,他也没有授权,在这种情况下签这个合同是无效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屋的信息和房产证上的信息不符。另外,有的房主想把这个房子卖掉以后再另行购房,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再购房,所以他也没有办法交房。

­  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问题呢?首先,大家如果看准了一个房子,尤其是在房价不停上涨的阶段,不要仅签署订金合同,而是应该签署购房合同。另外,对付这种不讲诚信的房主,我们可以约定,我们应该把这个约定写在合同里面。最后,我们应该确定交易主体还有交易的房屋的信息,最好能够核对房主的身份证原件和房产证原件。

­  经济之声:车险的优惠越来越多了,车险到底应该怎么选?

­  胡晓:2015年我国进行了车险改革,2016年也在继续推进。在新的政策下,对于过去一些不予理赔的项目,我们现在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比如针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一些损失,我们都可以获得赔偿。第二,如果新车还没有上牌照就发生了保险事故,现在也要赔。第三,如果我们开车不小心撞到了家人,被保险人或者司机的家人可以在三责险下进行赔付。第四,我们还可投保专项的附加险。另外包括倒车镜、车灯的单独损失险都被并入了主险责任的范围,可以由主险一并承保。如果驾驶证丢失或毁损,只要我们去补办了,依法换证了,我们还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  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询问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例如我们要防范不足额保险情况的发生。

­  经济之声:很多消费者在买完新房以后,发现质量问题然后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可是开发商迟迟不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房主就会拒绝支付物业费,房主这样做对吗?

­  胡晓:实际上我们要提示消费者,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和房屋买卖是两种法律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发商往往是不同的企业法人,如果我们迁怒于物业公司,拒绝缴纳物业费,这在法律上是得不到支持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开发商同时也担任着房屋的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的双重角色,我们可能可以去主张债务抵消。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日本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 仅20.
  • 美国务卿:将视俄提出的和平协议备忘录决定
  • 我国多举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