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爽约被司机打至重伤 索赔出租车公司被驳回
潘圆:现在约租车的存在,其实很多东西是模糊的。比如如果是一个完全的信息中介,为什么要给司机补贴或者是给乘客里补贴?这种存在,因为他是互联网经济的一种现象,实际上模糊了很多法律的边界。
邱宝昌: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很多的传统模式,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网约平台确实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如果不加以规范,它确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补贴是不是不当竞争的问题,是不是并购,是不是又对市场份额占有?个人认为,消费者上车、没有上车或者下车了,不影响合同关系。
经济之声:不能再让网约车平台成为一个灰色的模糊地带。听众“ALike 900”说他经常是通过网约车来出行的,他说每次都能够顺利的打到车,到达到目的地,但是也有司机接单以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然后和司机协商之后取消这一单的情况,总体来说他觉得还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一位朋友,说是网约车确实是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是其中的一些安全隐患也比较多,说前一段时间他约了一个顺风车结果在高架桥上出了交通事故,他坐的那个车被追尾了,然后要等保险公司过来,这个司机就把晾在高架桥上,他也打不到车,也没有其他的车能够载他继续往前走,只能自己走下这个高架桥,这其中有很多的安全隐患,车都开得很快,最后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应该找谁来负责呢?他打电话给客服了,这客服是这么说的,没有伤亡,我们不管。
邱宝昌:顺风车对于这个消费者是违约,肯定在交通事故他没有责任,被追尾。但是他要承担违约责任后,他可以去追偿,如果那天你要有什么样的损失、人身伤害或者财产信息的话,站在路上半个小时,你完全可以去追偿。
潘圆:顺风车跟一般的专车不一样的,实际上它是很模糊的,顺风车本身就是有一种公益性质在里面。但是实际上又都是月租车平台提供的,月租车平台要给补贴,要给他有相应的收入才愿意做,他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不完全是顺风车的性质。因为过去就是完全的顺风车,我记得当时有人开展过一些活动,比如说春节期间搭不到车,咱们拼车回家等等的,就是这样的话都会存在这种问题,你比如说追尾了或者发生交通意外了,到底算谁的责任,因为你现在车你可以走保险,人呢,很多专家告诫就是普通的乘客不要轻易坐这种车,因为出了问题,他是没有保障的,而你要坐在出租车上,你比如发生了这种伤害,出租车公司是有赔偿义务的。
经济之声:从9月7号开始也就是本周三开始,淘宝网上再也买不到手机卡了,淘宝发布了一项新规定:暂停准入“手机号码/套餐/增值业务”类目商品,以前准入的淘宝网卖家全面禁售此类商品。这次禁售范围变更主要涉及淘宝网平台当中境内运营商的上网资费卡或者是资费套餐。但是大家说是淘宝网上是买不到了,但是天猫上还是可以正常销售的,当然这个行为大家说主要还是最终是为了避免什么信息泄露,电信诈骗等等这种,真的有作用吗?
潘圆:它是迫于实名制的一种压力,实际上淘宝上还是有很多假货的,而且如果要小的店主来执行实名制责任,确实可能大家不放心。目前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暂停相关的业务不失为一种方式。最近电信诈骗特别多,有专家做过一个报告,四大城市实际上受骗度最高,他认为警惕性最高的是上海,而广州变成20名以外。防范上,一定是跟陌生人电话快速挂断,根本就不跟他说,说的越多信息泄露的越多。基于这种情况来讲,就是大家还是要加大防范。
邱宝昌:现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我们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的规定,包括全国人大的关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定,包括新消法用了四个条款,首先明确了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就个人依法获得保护,第二,经营者怎么去收集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但是现在就有一点,企业违法了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对它进行处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我认为一定要协同作战,共同努力,电信部门、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自己,都要共同的努力。消费者是防不胜防的,靠什么?靠国家,靠我们的公权力,靠打击,如果没有打击,只有一个条款,很难去根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