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假证买卖调查:网购都能私人定制 证明多为伪造

2016-08-17 08:33 来源:人民日报 0

­  买卖方都违法

­  网购证明多为伪造,买家知假买假,购买行为涉嫌违法

­  通过网络购买“病假证明”“实习证明”,看起来方便省事,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隐患。

­  根据卖家提供的可开病假条的医院名单,记者联系了一家医院。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病假条分为门诊假条和住院假条,门诊假条能开10天左右的休息证明,想要更长的通常需要住院假条。

­  据介绍,医院开病假条有严格的程序,正规的假条上面既要医生个人的签名、印章,还要盖相关科室的印章,且需存档;一张病休证明不是某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通过私人关系找来的,偶尔开一两张‘人情’病假条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放到网上大规模售卖就不太可能了,除非医生想砸自己的饭碗。”这位工作人员说,“网上售卖的医院病假条,多半是伪造的。”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曾经有病人拿着网购的病假条找上门来,签名、盖章等都齐全,报警之后,警方对比发现,网购病假条上面的章是伪造的。

­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葛磊认为,在网上交易病假条、实习证明的行为包含多个环节,整个交易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涉嫌违法。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买家知假买假,卖家可能伪造公章,整个购买行为涉嫌非法交易。”葛磊说,“对于出卖方而言,如果伪造医院或者公司公章,涉嫌违反《刑法》第280条规定的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  “像开具病假条这种行为,对从业人员来说会有更高的要求。”葛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生利用职务之便,为牟取个人不正当利益,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的,也应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  此外,葛磊还提醒道:“在网上购买相关证明,需要提供很多个人详细信息,很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