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革命
一次新的经济学革命值得期待
世界经济发展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各国期待一次新的经济学革命,在有效的经济理论指引下,重振世界经济。
在人口增加、经济增速加快和财富越来越多的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主要是经济增速和资源瓶颈、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大型城市和中小城市、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海外市场和扩大内需、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财富增加和分配不公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等关系越来越不协调,其中特别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往往顾此失彼,难以相辅相成。近现代西方经济发展史显示,自由放任主义曾长期占主导地位,即使在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期,特殊利益集团及其代理人也顽强抵制宏观干预。在2003年的美国经济学会上,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甚至高调宣称,“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2004年,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宣称,“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大稳定时代”。然而,仅仅几年之后,世界经济就陷入了“大不稳定”的旋涡。东京大学的岩井克人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的敌人,或者说自由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自由放任主义。我们必须与自由放任主义诀别,才能摸索更好的资本主义模式。”
从2009年初开始,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试图重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选择以“新结构经济学”进行新的学术概括和梳理。他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既要“超越凯恩斯主义”,也不应追随“华盛顿共识”,而应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即政府的政策和各种制度安排必须考虑不同发展水平的结构性特征。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府为缓解危机都在大规模介入经济调控。美国《时代》杂志2011年10月10日一期载文认为,关于资本主义的整体认知正在重构,甚至一些具有市场倾向的经济学家也不例外。
有理由相信,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能够探索出一套市场与政府协调、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辅相成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一次新的经济学革命值得期待。
(作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