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央行年报警示互联网金融风险 或触及非法集资经营"底线"

2014-06-12 08:4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6月12日讯 11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央行在年报中给予了肯定,也对风险进行了相应的提示,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央行牵头相关部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研究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央行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有所增加,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业务边界模糊。主要表现为:P2P(个人对个人)借贷平台从事金融业务,但现有法律规则难以明确界定其金融属性并进行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

  二是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资金存管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P2P借贷平台会产生大量资金沉淀,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风险。

  三是风险控制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保护水平较低,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出台九措施促进内贸稳定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
下一条: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将开通 网上就能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