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传宜信8亿贷款坏账遭诉讼 债券模式P2P打擦边球遭质疑

2014-04-19 17:58 来源:证券日报 0
传宜信有8亿贷款坏账。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

备受争议的债券模式 不排除庞氏骗局出现

  宜信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规模,与其发明的“债权转让”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种模式给宜信的发展也招来了非议。

  “首先一定要承认,宜信对中小企业贷款做出的贡献,债券转让在法律上其实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你借10万块钱给A,但是你把债券转让给了B,A只要把10万块还给B就可以,但宜信的问题在于它不止10万块钱,它所有的投资人和借款人的数量很大,资金规模也很大了,如不能及时和高效地匹配每个借款人和投资人,就很难绕开资金池的嫌疑。”人人聚财CEO许建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许建文认为,“这种模式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很难保证投资和借出完全匹配,只能说是当规模和数量做大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不匹配,但很难保证‘完全没有期限错配’。”

  目前,我国法律虽然不允许非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但是对个人贷款的发放却是保护的。简单理解宜信的模式就是,在这种法律体系下,唐宁可以以个人借款的方式借给借款人10万,从而获得了一笔10万1年期的债权。由于通过整体转让实现流通的难度过大,P2P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唐宁通过创设所谓的P2P平台可以将这笔债权进行金额和期限两个层面的拆分,这两个拆分是不容小觑的。

  一旦一笔10万的债权经过金额拆分和期限拆分之后,宜信的这种模式对社会上闲置的大量零散资金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宜信一边不断地让债券进来,一边不断地进行拆分配对,随着进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一个类似银行的平台就诞生了。

  “其实他的效率并不高,诟病的就是他的不透明,也存在资金池的风险。假设宜信做得很规范,大家就在想如果宜信可以这么做的话,那么很多不法分子打着P2P的旗号也干这个事情,只不过不法分子把钱卷跑了。如果像这类P2P企业有非法的动机,不排除庞氏骗局的出现。”有业内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激辩真伪P2P 打法律的擦边球

  目前,国内P2P网贷的分类有几种。第一种是纯线上模式,代表是拍拍贷;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代表是有利网;第三种则是纯线下+债权转让模式,代表即是宜信。P2P的核心点应该是不能参与到借款和放款的交易行为中去。这种模式使宜信被许多P2P同行被认为是伪P2P。

  “宜信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义务要把业务及数据做到公开透明。”宜信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从宜信这次被传有危机的业务来看,是类似于房产基金类的项目产品而这与原本的P2P业务没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项目的性质类似于信托,宜信的项目应该属于有限合伙房地产基金,这完全不属于P2P业务板块,这种事情一般是第三方理财公司在做,而不是P2P。”有业内人士如此认为,从宜信现在线下发展的各项业务来看,已不能够将其简单地定义成一家P2P公司。

  2013年8月8日,采取的正是宜信首创的债权转让模式的网赢天下,在经营了仅4个多月后发表公开信称,由于运营不善及诸多因素造成投资者的投资款不能按时提现,目前已全面停止所有网贷业务的运行,仅负责对之前欠款的还款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监管层尚未对P2P平台发展线下业务有明确的规定,但其发展却一直被监管层密切关注。此前,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有两个底线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同时他对P2P明确警示,P2P如果做成线下,脱离了平台操作功能之后,就会演变成资金池,成为影子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刘士余的讲话直指宜信模式。(记者 李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中国富豪特别报告发布:15年27位富豪犯罪入狱 平均46岁
下一条: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王永利辞职 称原因是工作变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