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社科院:中国国家净资产超300万亿 政府债务近28万亿

2013-12-25 1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和主权部门资产负债表均呈现出快速扩张之势。其中,在资产方,对外资产、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房地产资产迅速积累,构成资产扩张的主导因素。这记载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之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负债方,各级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等主权部门的负债规模以高于私人部门的速度扩张。这凸显了政府主导经济活动的体制特征。

  国家资产负债表近期的风险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地方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等项目,而中长期风险则更多集中在对外资产、企业债务、以及社保欠账等项目。无论哪一类风险,都与当前的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应对或化解风险的最佳办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到2050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占当年GDP的比例达到91%。另外,到2050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六大政策建议防范和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

  “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评估”还根据研究的发现,李杨表示,主要的政策建议有六个方面:

  第一,为降低对外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错配风险,应注重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需依赖,放缓对外资产积累;同时鼓励藏汇于民、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的,在债权型错配状况短期内很难扭转的情势下,我们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主权财富基金的机制,降低货币错配的风险。

  第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政府或有负债风险。

  第三,推动债务性融资向股权融资格局的转变,降低全社会的杠杆率,缓解企业的资本结构错配风险。

  第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应对社保基金缺口风险。

  第五,防范和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

  防范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关键是促进房价向均衡水平合理回归。为此,应重点改革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

  第六,妥善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体制性因素的调整,控制债务增量,削减债务存量。这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成都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忠耘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
下一条: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使用氢化油脂 奶粉分段标准统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