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货币市场利率“高烧不退” 央行传递调控新信号

2013-12-23 17:51 来源:新华网 0

  央行在其微博中也透露,虽然一方面向市场注入3000亿元的流动性,但同时已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央行“维稳”的思路释放出明年货币调控的新信号。“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在加大,故明年宏观政策存在趋紧压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

凸显金融改革紧迫性

  流动性再度紧张的背后,凸显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紧迫。

  “在我国广义货币存量M2超过100万亿元的大背景下,银行出现‘钱荒’其实是个伪命题。背后暴露出的是银行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彼此相脱节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目前,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投入到高收益的同业资产,由于表外业务存在期限错配等问题,银行机构这样的资金配置方式一方面带来了资金缺口无法解决的“伪钱荒”问题,同时也造成了制造业领域“求资若渴”的结局。

  “银行为了规避监管而不断创新,从非标业务到同业业务,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日益凸显。”中国银行宏观研究主管温彬认为,未来只有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让市场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因素,方能化解结构性矛盾,避免季末年末频频上演的“钱荒”现象。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继7月份我国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日前央行开启了同业存单业务,为下一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奠定基础。(记者 王宇 王培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应对“夺命快递” 除了要追究责任更要弥补漏洞
下一条:《新闻晚报》明年元旦正式休刊 引发媒体人关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