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公布2018最新工资指导线 企业指导线和工资的关系
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2个省份发布了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2018年已接近尾声,你的工资涨了吗?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6日,至少已有河南、山西、北京、江西、福建、上海等22个省份公布了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虽然已进入12月,全国31省份中,仍有包括浙江、广东、江苏、重庆、湖南等在内的9省份未公布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还未公布数据的地区,部分省份仍未公布2017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黑龙江、重庆等地已多年缺位。
20省份增长基准线站上7% 河南涨幅居首
从各地区已公布的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情况来看,截至目前,22个省份中,除了吉林6.0%、青海6.0%,其余20省份的基准线都在7.0%以上。河南以12%居于首位,北京、山西两地基准线以8.5%并列第二。
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是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依据。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对比22省份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发现,除了上海、辽宁(2017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不明确),今年多地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上线和下线有所上调。
与2017年相比较,山西、河南、陕西、安徽、甘肃等5省份对基准线进行了上调,其中河南上调最多,由去年的7.5%上调了4.5个百分点,至今年的12%。在上线方面,江西和上海均不设上线,山西、河南、安徽和甘肃4省份对上线进行了上调。从下线来看,安徽、海南、甘肃、宁夏等4省份将下线上调,安徽和甘肃上调幅度较大,同时提高了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布企业工资指导线的22省份中,只有内蒙古的上线、基准线、下线均有所下降。
那么,工资指导线下降会使工资减少吗?有地方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工资指导线略有下调,并非意味着工资进入负增长,只是工资涨幅较以往有所下降。只要三条指导线——基准线、下线、上线都不是负数,就意味着政府指导的职工工资增幅都是呈上涨趋势的。
企业指导线和涨工资有什么关系?
在北京工作的90后小徐感到疑惑:“既然工资指导线已经公布了,为什么我的薪水还没涨呢?”关于企业工资指导线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指导线已公布,但职工工资并不是“非涨不可”。
资料图 中新经纬 熊家丽摄
1.什么是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
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是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依据。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
2.企业工资指导线下调会较少工资吗?
企业工资指导线下调和工资进入负增长并不是一个含义,指导线下调只能带边工资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只要三条指导线都是正数,便意味着企业的工资呈上涨趋势。
3.指导线涨了,我的工资为什么没有涨?
很多的员工都有这样的问题,有的城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年年都在上涨,而员工的工资却从来没有涨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社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此,指导线不能强制要求企业涨工资。但工资指导线能够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实现工资总额管理的重要手段。
4.工资指导线的作用是什么呢?
虽然工资指导线没有强制的作用,但是它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虽然作为参考依据,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工资增长,但是指导线也是政府在企业增长工资上的一个呼吁声。理论上企业应该参考工资指导线展开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员工工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5.企业经营不善或者亏损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经营不好的甚至亏损的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下线就会发挥出其作用,比如比如北京市指出,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稳定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参考企业工资基准线安排企业的工资增长。如果效益情况与往年的持平或者下降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综合情况,参考下线来安排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如果企业目前状况处于亏损的话,职工工资出现了发放困难,工资可以零增长,但是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社保发展规划,未来最低工资标准会不断的上移,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且北京已经将工资协商规定纳入了立法计划。
6.在企业工资指导线的要求下,有没有可能降工资?
很多省份都已经有过表态,基本上把生产经营分为良好,一般,亏损,三个方面。如果生产经营正常的话,经济效益稳定的企业,应该围绕工资基准线确定员工的工资增长幅度。效益一般的企业,可以根据基准线的下线进行考虑,而生产企业比较困难或者亏损的,必要的时候可以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比如:北京市人社局表示,经营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工资可以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2120元/月。
也就是说企业工资指导的要求下,企业的工资依然可能出现负增长,也就是降工资的可能。小编认为这个企业工资指导线,说白了仅仅是企业的一个参考依据而已,对于企业职工来讲可以说一个可有可无的规定而已,要不要涨工资还是要看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对员工的态度。
7.各地企业对涨工资的意见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企业给职工涨工资,不同企业所涨工资也并非一样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工资支付能力的不同,各地对企业给出了不同的职工工资增长指导意见。
如北京市指出,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基准线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效益情况与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参照下线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经营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工资可以零增长。
湖北省则表示,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应围绕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确定其职工工资增长幅度。经济效益一般的企业,其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可在基准线和下线之间安排。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上年亏损且今年可能继续亏损的企业,在必要的民主程序后可零增长或适当负增长。对工资水平偏高、工资增长过快的主业不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从严控制其工资增长。(熊家丽)